《医宗金鉴》中有一张名为“腐尽生肌散”的外用方,该方组成为:儿茶、乳香、没药、血竭、旱三七各3钱(9g),冰片1钱(3g),麝香2分(0.6g)。以上药,共研为末,撒于患处,每日2次。
如溃烂处[……]
《医宗金鉴》中有一张名为“腐尽生肌散”的外用方,该方组成为:儿茶、乳香、没药、血竭、旱三七各3钱(9g),冰片1钱(3g),麝香2分(0.6g)。以上药,共研为末,撒于患处,每日2次。
如溃烂处[……]
“肠痈汤”出自《医心方》,该方组成为:薏苡仁5钱(15g),牡丹皮3钱(9g),桃仁3钱(9g),冬瓜子5钱(15g)。每日1剂,以600ml左右的水,煎至4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
肠痈汤[……]
重楼解毒酊是一种中成药,确切的说它原本是一种苗药,是苗族人用来治疗带状疱疹、皮肤瘙痒、虫咬皮炎、流行性腮腺炎的一种外用药,因为效果显著,受到推广,现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中成药,多数地方的药店都可以买到[……]
伏龙肝是一种中药名,伏龙肝即灶心土,是用农村柴火灶内部中心的红土做成的,这种红土在灶膛处经过很多次的煅烧,性质较为特别。灶心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铁,另外还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
赵炳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外科医生,其著作《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有一张名为“白及膏”的方剂,是赵老专用于治疗各种烧烫伤、下肢溃烂和臁疮(深脓疱病)的外用药。
该药组成很简单,取白及面50g,煅石[……]
清代外科名家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中有一张很简单的小方剂,名为赤灵丹,该方组成为:上血竭1钱(3g),硼砂1两(30g),以上二药为末,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马培之认为本方可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以之主[……]
白芷和贝母各等份,组成的药对,制成散剂,每次取3克,再以漏芦适量,煎成汤送服,可以治疗乳腺结节。这个药对在《医学入门》中又被称为“芷贝散”,此处之贝母一般用土贝母或浙贝母,不用川贝母。如患者不但有乳腺[……]
脱疽是一种中医病名,此病初起肢冷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故名脱疽。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或老年人,我国[……]
《千金要方》中有一张名为“拓肿方”的外用方,该方组成为:大黄、黄芩、白蔹、芒硝各等份,将以上药切成饮片,以水600ml,煮取300ml,去滓。用布帛四重(今可以医用纱布)放在药汁中,以拓肿上(外敷在肿[……]
《中医杂志》1985年曾经刊登过治疗带状疱疹的一张验方,该方组成为:海金沙5份,青黛1份。混合研匀,麻油调为稀糊,以鸭毛(也可用医用棉签代替)涂患处。每日1-2次,治疗期间忌食鱼、虾、蟹、牛羊肉、笋等[……]
厚朴,常用别名烈朴、赤朴、川朴,是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干、根或枝皮。中医认为其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有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的功效,用于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食积腹胀或便秘,咳喘痰多。[……]
“五龙散”出自《外科传薪集》,组成为:生天南星30g,生半夏15g,全当归15g,生大黄15g,陈小粉(陈小麦粉,现可以用医用淀粉炒焦代替)620g。以上药共为细末,火气盛用芙蓉汁(芙蓉花榨的汁,如无[……]
“防风秦艽汤”出自《外科正宗》,其组成为:防风、秦艽、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赤茯苓、连翘各1钱(3g),槟榔、甘草、栀子、地榆、枳壳、槐角、白芷、苍术各6分(1.8g)。以上药用水一大碗(约400[……]
“红丸子”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绍兴续添方,该方组成为:荆三棱(浸软,切片),蓬莪术、青皮、陈皮(去白)各5斤,干姜、胡椒各3斤。制法为将以上药共为极细末,用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矾红为衣。[……]
《丹台玉案》中有一张名为“化毒饮”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赤芍、当归、甘草、大黄各8分(2.4g),水煎,去滓,不拘时候温服,每日3次,每次用1剂。
本方有凉血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血分热毒,发[……]
《外科大成》中有一张名为丹皮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牡丹皮1钱(3g),瓜蒌仁1钱(3g),桃仁泥2钱(6g),朴硝2钱(6g),大黄5钱(15g)。
该方为煎服方,每次以水2盏(约400ml),[……]
赵炳南老中医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外科大家,其著作《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有一张名为“回阳软坚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上肉桂一至三钱,白芥子三至五钱,炮姜二至四钱,熟地五钱至一两,白僵蚕二至四钱,橘红三至[……]
《疡医大全》中有一张名为“五香追毒丸”的方子,可治疗疔疮及无名肿毒。该方由:乳香(去油)、血竭、巴豆霜、老君须、母丁香、连翘、没药(去油)、沉香、广木香、苦丁香各一钱二分(3.6g)组成。
用时[……]
“六神全蝎丸”出自《洞天奥旨》,该方由全蝎3两(90g,焙干,去足、钩),白术(炒)3两(90g),半夏1两(30g),白芍4两(120g),茯苓4两(120g),炙甘草5钱(15g)组成。
制[……]
“七贤散”出自《观聚方要补》(引《外科纂要》),该方组成为:皂角刺、皂荚子、连翘、黄连、天花粉、金银花各1两(30g),土茯苓8两(240g)。以上各药,共同研成粉末,分成七等份。每日取一份,用水60[……]
“内托生肌散”出自清末民初的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生黄芪4两(120g),甘草2两(60g),生明乳香1两5钱(45g),生明没药1两5钱(45g),生杭白芍2两(60g),天花粉3两(9[……]
回生膏出自清代康熙年间的《集验良方》。
该方组成为:川贝母8两,猫儿眼睛草1斤,夏枯草1斤,芝麻油20斤。制法为:将药入油内浸,冬5日,夏3日,春、秋4日,放铜锅内用桑柴火先文后武,以药熬枯为度[……]
《医宗金鉴》中有一张名为“腐尽生肌散”的处方,该方组成为:儿茶、乳香、没药、血竭、旱三七各3钱(9g),冰片1钱(3g),麝香2分(0.6g)。用法为将该方中的各药制成粉末,撒于患处,每日二次。[……]
《千金要方》中有一张名为化瘤膏的膏药方,该方组成为:矾石、川芎、当归、大黄、黄连、赤芍、白蔹、黄芩各5钱(15g),吴茱萸2钱5分(7.5g)。制法为:将以上药研为散,用鸡蛋黄调成膏,涂在细故布(今可[……]
元代外科名家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卷下中收有一张名为“地黄煎丸”的处方,该方主治恶疮毒痈,大小便结涩。该方成分为:生地黄(新者十两,洗,水浸研如泥),黄连五两,黄芩(去腐)三两,枳壳(炒,去穰)、大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