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肾脏损伤的一种疾病,肾脏病会导致肾脏的生理结构出现改变,肾功能出现障碍。通常,肾脏疾病的分类可以按照肾损伤的原因分为原发性肾脏病和继发性肾脏病,按损伤的病史又可以分为急性肾损伤[……]
分类目录归档:中医内科
王少华药食并用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医案赏析
江苏省名老中医王少华教授治疗一例肾病综合症所致的水肿,用到了药食并用法。这种治疗方法非常值得借鉴,笔者谨以其医案为例对此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该案中的患者谭某于1982年2月28日找王少华教授[……]
酒精性肝病概述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指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一系列的病变,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
黄疸的病因与治法
黄疸是一种以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人体组织被染成黄色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是由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有些患者的黄疸肉眼看不见,但是血清检查能查出胆红素超标,这种叫隐性黄疸。黄疸病因众多,治疗[……]
胁痛的中医治法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多为肝胆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此外,胸膜、肺、胸肌、外伤、肋骨及肋间神经病变也可能引起胁痛。癌症如发生了肋骨转移,也有可能胁痛。但临床中最常见的病因还是肝胆疾病,肝炎、[……]
治泛酸和嘈杂不安的“清痰丸”
《医学入门》中有一张名为“清痰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苍术2两(60g),香附1两5钱(45g),瓜蒌仁、半夏各1两(30g),黄连、黄芩各5钱(15g),制法为将以上药共研成粉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
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方“加味乌及汤”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原发性的,也有继发性的,还有一些是医源性的。其中,医源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大多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部分慢性病患者在接受某种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所用的药物的刺激作[……]
治“胃不和,卧不安”的千里流水汤
《千金要方》中有一张名为“千里流水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半夏、麦冬各3钱(9g),茯苓4钱(12g),酸枣仁4钱(12g)、甘草、桂心、远志、萆薢、人参、生姜各2钱(6g),秫米2钱(6g)。上方每[……]
治疗头发早白的桑乌丸
桑乌丸出自《经验广集》,该方组成为:何首乌500g(野料豆250g合煮,晒干),桑叶1kg(陈酒拌透,晒干),侧柏叶1kg(晒干),女贞子250g,黑芝麻250g。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治疗遗尿的小方剂“矾石散”
《普济方》中有一张引用自《余居士选奇方》的治疗遗尿的方剂“矾石散”,该方组成简单,只有两味药:明矾和牡蛎,二者各等份,将以上药共研为末,每次取1钱(3g),以粟米粥饮调服,每日3次。本方的功效为缩尿止[……]
健胃助眠的“茯神饮”
《外台秘要》中引录了《延年秘录》中的一张名为“茯神饮”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茯神4钱(12g),人参3钱(9g),橘皮2钱(6g),甘草钱半(4.5g),生姜2钱(6g),酸枣仁9钱(27g)。[……]
治疗胃灼热泛酸的“清痰丸”
《医学入门》中有一张名为“清痰丸”的丸药方,该方组成为:苍术2两(60g),香附1两5钱(45g),瓜蒌仁、半夏各1两(30g),黄连、黄芩各5钱。以上药共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直径约6-8mm[……]
一种强效且迅速的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案
口腔溃疡为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有些患者因为个人体质原因,会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些患者则是因为在接受某种治疗后产生了副作用,出现了口腔溃疡,比如癌症患者化疗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口腔溃疡。[……]
化痰止咳平喘的中成药清金理嗽丸
清金理嗽丸(亦名清金理嗽化痰丸)是现代中医学者研制的一张经验方,收录于《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该方组成为:橘皮250g,枳壳(炒)125g,桔梗125g,黄芩250g,桑白皮12g,杏仁(去皮,炒)1[……]
治疗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中成药前列舒丸
前列舒丸是一张现代方剂,该方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和一部2010年版均有收录),该方组成为: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
和胃止呕的“比和饮”
“比和饮”出自《古今医鉴》,该方组成为:人参1钱(3g),白术1钱(3g),茯苓1钱(3g),藿香8分(2.4g),陈皮5分(1.5g),砂仁5分(1.5g),神曲1钱(3g),甘草5分(1.5g)。[……]
治疗汗出不止的“敛汗丸”
《活人心统》中有一张名为“敛汗丸”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黄芪1两(30g),煅牡蛎粉1两(30g),肉桂5钱(15g),知母1两(30g,炒),人参5钱(15g),白术1两(30g),芡实100粒。[……]
养血祛风、通络蠲痹的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在《校注妇人良方》中又被称为“秦艽汤”,该房租成为:秦艽3两(90g),石膏2两(60g),甘草2两(60g),川芎2两(60g),当归2两(60g)、川羌活1[……]
治消化道疾病所致失眠的“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医生陆子贤的《六因条辨》,该方组成为:黄连2钱(6g),竹茹4钱(12g),枳实2钱(6g),半夏2钱(6g),陈皮2钱(6g),甘草1钱(3g),生姜2钱(6g),茯苓3(9g)。[……]
喉源性咳嗽的中医治疗验方6则
喉源性咳嗽是以阵发性咽喉奇痒、干咳连连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临床多发病。8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耳鼻喉科老中医干祖望在《中医喉科学》中首先提出了这一病名,并对这一疾病的特征做了详细的描述。本病常见表现为咽痒[……]
治疗胃咳(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的验方6则
在各种各样的慢性咳嗽中,有一种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该病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慢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性咳嗽、慢性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其中的嗜酸性慢性支气[……]
治疗食积化热证的“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致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一张经验方,该方被收录在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该方组成为:大黄十两,神曲(炒)、枳实(麦麸炒)各五钱,黄连(酒炒),黄芩(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三钱[……]
治嗳气不止的“破郁丹”
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有一张名为破郁丹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香附米(醋煮)4两(120g),栀子仁(炒)4两(120g),黄连(姜汁炒)2两(60g),枳实(麦麸炒)2两(60g),槟榔1两(30g)[……]
张锡纯治吐血(多为胃出血)的“泻肝降胃汤”
泻肝降胃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为:生代赭石8钱(24g),生杭白芍1两(30g),生石决明6钱(18g,捣细),瓜蒌仁4钱(12g,炒,捣),甘草4钱(12g),龙胆草2钱(6g),净[……]
《杨氏家藏方》治疗中暑的“泼火散”
《杨氏家藏方》中收录了一张名为“泼火散”的方剂,该方组成为:青橘皮(去白)、赤芍药、黄连(去须)、地榆各等份。以上药共制为细末,每次取1钱,浆水调服;热泻,用冷水调服,不拘时候。
本方有泻火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