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病过后,很多人留下呃逆(打嗝)的后遗症。比如新冠过后,就有一些患者出现了顽固的呃逆症状,此症状在现代医学中没有对应的处理方法。但人体的这一反应自古有之,明代医家吴昆所撰的《医方考》中就记载了一张[……]
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治疗便血的槐黄丸
槐黄丸这个方子出自《古今医鉴》,由黄连和槐花各四两(120g)组成。制法为将上药为末,用猪大肠头,入药在内,塞满,扎住,用韭菜1500g,水同煮烂,去菜用肠药,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约黄豆大小)。如过[……]
治疗出汗不止和易出冷汗的敛汗丸
《活人心统》中有一张名为敛汗丸的方子,该方有益气固表、敛阴止汗的作用,主治自汗无度,或多冷汗。敛汗丸由黄芪1两(30g),煅牡蛎1两(30g),肉桂半两(15g),知母1两(30g,炒),人参半两(1[……]
化痰名方二陈汤的五张加味方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等组成,有燥湿化痰、健脾和中的功效,是中医治疗痰饮病的常用方,现多以之治疗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高脂血症、慢性胃炎、偏头痛等慢性[……]
黄葵胶囊和益母草颗粒联合使用治肾病
肾炎(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此病在中医被称为淋证,中医认为肾炎是由湿热下注导致,故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消肿。乳糜尿是指尿[……]
新拟治疗新冠后遗症丸药方“柴葛化瘀丸”
新冠已导致许多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受损,笔者根据近日来临床用药心得,暂拟一丸药方剂,供新冠前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并在感染新冠后病情加重者,或感染前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后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者服用。现暂将其命[……]
治疗新冠所致手脚麻木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现在有一些康复后的新冠患者出现了手脚麻木和腰痛的后遗症,这在中医属痹症,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方如下:生黄芪10g,桂枝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地龙10g,生姜18g,大枣4[……]
我治疗病毒性肺炎及其并发症的“柴桂解毒汤”
近期笔者治疗了不少新冠病毒所致病毒性肺炎患者(其中有许多存在白肺现象),还有部分冠脉堵塞的患者存在胸闷和胸痛的现象,有部分脑梗患者存在头晕头痛的现象。我将自己的处方不断的改良,最终组合而成了一张通治方[……]
我治疗老年新冠患者的“温阳活血汤”
我在上一篇文章《新冠及其后遗症的主要病机都是血泣寒凝》中已经解释了新冠病毒的致病特点。我在该文中提出治疗新冠应该遵循温阳活血的思路,有读者希望我能公布一下我常用的温阳活血的方子。本来这种治疗方案还不成[……]
我治新冠所致咳喘的经验方“益气化瘀丸”
我在《我治新冠及其并发症的各种验方》一文中已经提到如何治疗新冠所致咳嗽,一般咳嗽的患者可以点击链接阅读该文,按照该文提到的几种治疗方案来治疗。我在这篇文章中重点介绍一下我治疗新冠所致严重咳喘的经验。多[……]
我治疗新冠的丸药方“柴桂解毒丸”
我在《我治疗新冠及其并发症的各种验方》一文中提到了一张我自拟的丸药方剂,我当时将其命名为“柴桂荆防败毒泻肺丸”,后来一位药剂师朋友将其改名为“柴桂解毒丸”,我觉得她改的这个名字比我当初仓促之间取的名字[……]
我治新冠屡立奇功的“柴胡桂枝汤”
我治疗新冠及其并发症的各种验方
新冠疫情仍在肆虐,很多人仍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我将我近期治疗新冠的各种验方公布,希望能帮到大家。柴胡桂枝汤:桂枝9g,黄芩9g,人参9g,灸甘草6g,法半夏12g,白芍9g,柴胡24g,大枣12个,生姜[……]
治疗气噎喉堵的“气噎不下饮”
气噎于胸,喉咙堵塞,甚至呕吐频频,这种症状常见于急性肠胃炎,有些癌症患者在化疗或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笔者之前曾介绍过多种缓解此症状的方剂,现再介绍一个名为“气噎不下饮”的方剂。[……]
可治胃潴留的中医方剂“苓术二陈煎”
苓术二陈煎出自我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卷五十一,该方组成为:猪苓一钱半,白术一二钱,泽泻一钱半,陈皮一钱,半夏二三钱,茯苓一钱半,炙甘草八分,干姜(炒黄)一二钱,用时以水一钟半煎服。该[……]
张锡纯治消化不良的中药点心“益脾饼”
张锡纯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西医汇通派大师,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一个不像是中药方子,而更像是点心配方的“益脾饼”的方子。该方“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这些症状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
温脾止泻,延年益寿的“不老丸”
不老丸出自《魏氏家藏方》卷五,该书为宋代医学家魏岘综合他的祖父、父亲和他本人三代的医方所编撰而成,书中收录了颇多的效验方。不老丸的组成为:川厚朴(去皮,姜制,炒)一两半(45g),川白姜(湿纸煨)一两[……]
治疗各种积液问题的“神效葶苈散”
《太平圣惠方》中有一方名“神效葶苈散”,主治“十水之病,百方不愈,面目四肢俱肿,气息喘急,寝卧不得,小便渐涩,肿胀气闷,水不入口,垂命欲死”,这些症状常见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患者,尤其是肝硬[……]
养血润肠的中医方剂玉烛散
玉烛散在中医古籍(如《医方考》《儒门事亲》《外科理例》等)中屡有记载,是一张养血润肠,通便泻火的经典名方,方由川芎、当归、芍药、地黄、芒硝、大黄、炙甘草各等分组成,水煎,饭前服。
本方主治疮疡患[……]
治疗口渴、干咳的“门冬饮子”
门冬饮子这个方子有多个出处,《症因脉治》中的门冬饮子由天门冬、麦门冬、桑白皮、枳壳、桔梗、荆芥、甘草各适量组成。用法为水煎服,功效为养阴润燥,化痰止咳,主治伤燥咳嗽,口渴唇焦,烦热引饮,吐痰不出,或痰[……]
补血止渴的“止渴四物汤”
止渴四物汤出自《叶氏女科》,是治疗妇女产后大消渴,饮水不止,液枯火躁至极的一张方子。该方组成为熟地黄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一钱,川芎一钱,知母一钱,黄柏一钱,茯苓一钱,黄芪一钱,用法为水煎服。从现代医学[……]
《外科精义》中的“地黄煎丸”
元代外科名家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卷下中收有一张名为“地黄煎丸”的处方,该方主治恶疮毒痈,大小便结涩。该方成分为:生地黄(新者十两,洗,水浸研如泥),黄连五两,黄芩(去腐)三两,枳壳(炒,去穰)、大黄各[……]
蒲辅周治颈淋巴结核与何杰金氏病的经验方
颈淋巴结核在中医外科属“瘰疬”,蒲辅周老大夫认为此病属肝胆经病变,应按气郁兼痰火治疗,用逍遥散(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夏枯草、贝母、玄参、海蛤粉、白蒺藜、白芥子、三棱、莪术、昆[……]
款气丸:逐痰利水,下气平喘
《圣济总录》中有一张名为款气丸的方子,该方组成为:防己、甜葶苈(隔纸炒)各五钱(今15g),黑牵牛子(炒香熟)一两(今30g)。制法为:将以上三味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
治疗消化道痞积的方剂“神仙一块气”
一块气为出自《扶寿精方》的一张方剂,《万病回春》中也收录了它,并改名为神仙一块气。该方组成为:香附(童便浸,炒)、陈皮、青皮、三棱、莪术各一两(今30克),神曲、麦芽、郁金、莱菔子、黄连、槟榔、白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