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风是中医的一种病名,又名历节风、痛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专门的《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篇,此病以关节剧痛不可屈伸为主要症状。古人认为此病因“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痛甚有如虎啮”,故名之为白虎风[……]
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赵炳南治疗阴疽的经验方“回阳软坚汤”
赵炳南老中医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外科大家,其著作《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有一张名为“回阳软坚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上肉桂一至三钱,白芥子三至五钱,炮姜二至四钱,熟地五钱至一两,白僵蚕二至四钱,橘红三至[……]
治水肿的“疏风利水汤”
“疏风利水汤”出自《医方新解》,该方组成为:浮萍9g,紫苏9g,桑白皮12g,益母草30g,车前子12g,白茅根30g,金银花18g,连翘18g,甘草6g。用法为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柴胡陷胸汤的适应症
柴胡陷胸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为:柴胡1钱(3g),姜半夏3钱(9g),小川黄连4分(2.4g),苦桔梗1钱(3g),黄芩1钱5分(4.5g),瓜蒌仁5钱(15g),小枳实1钱5分(4.5g)[……]
治疗私处瘙痒的“私处止痒膏”
前几天,笔者发了一篇名为《用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阴道与肛门瘙痒的经验》的文章,结果有不少读者联系笔者,有咨询用药的,也有介绍他们自己治疗私处瘙痒的经验的。其中一个读者向笔者介绍了一款日本汉方药“私处止痒膏[……]
治疗疔疮和无名肿毒的“五香追毒丸”
《疡医大全》中有一张名为“五香追毒丸”的方子,可治疗疔疮及无名肿毒。该方由:乳香(去油)、血竭、巴豆霜、老君须、母丁香、连翘、没药(去油)、沉香、广木香、苦丁香各一钱二分(3.6g)组成。
用时[……]
治老年人小便不通的“利气散”
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小便不通的情况,这种情况的病因较为复杂,男性患者的前列腺问题和男女两性老年人的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问题,以及泌尿系统的一些问题,都可能会造成老年人小便不通。癌症之类的疾病导致的腹水也会造[……]
治疗多惊健忘的“健忘丹”
明代医家《仁术便览》中有一个专门治疗心虚损所致的遇事多惊、健忘的方子“健忘丹”,该方组成如下:远志(去心)1两(30g),石菖蒲(去毛)1两(30g),黄连(姜炒)5钱(15g),当归身(酒洗)2两([……]
可缓解癌症患者化疗副作用的“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出自《景岳全书》,在《经验广集》中,它又有个异名“补元煎”。
该方组成为:人参少则1-2钱(3-6g),多则用1-2两(30-60g),山药(炒)2钱(6g),熟地黄少则用2-3钱([……]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七贤散”
“七贤散”出自《观聚方要补》(引《外科纂要》),该方组成为:皂角刺、皂荚子、连翘、黄连、天花粉、金银花各1两(30g),土茯苓8两(240g)。以上各药,共同研成粉末,分成七等份。每日取一份,用水60[……]
一套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方案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第5期324页曾刊登过一张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方,该方有一定的疗效,治疗52例患者,经6-12月治疗后,临床治愈14例,好转37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6.84%。[……]
三个由两味药组成的止血方剂
一些小的方剂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介绍三个仅由两味药组成的止血方剂。
二草丹(出处《杂病源流犀烛》)
由旱莲草和车前草各等份组成,捣取汁,去滓。每次空腹服用200ml,每日服用2-[……]
治疗近期支原体感染咳嗽较为有效的清肺汤
近期,全国多地爆发支原体感染,很多患者感染后,虽经治疗,不再发烧,但咳嗽久久难愈。临床症状为干咳或痰难咳出,夜间咳嗽较白日明显,小便黄或不黄。笔者尝试过多张处方,最后发现日本汉方药清肺汤最为有效。清肺[……]
治疗肝郁气滞、血瘀所引起的疼痛的平肝舒络丸
平肝舒络丸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版,组成为:柴胡45g,青皮(醋炙)45g,陈皮45g,佛手45g,乌药45g,香附(醋炙)45g,木香45g,檀香45g,丁香30g,沉香150g,广[……]
两张肾炎汤的处方
《临证医案医方》中有两张肾炎汤方,分别为肾炎汤1号和肾炎汤2号。
肾炎汤1号的组方如下:冬瓜子30g,冬瓜皮30g,车前子30g(布包),茯苓皮30g,赤小豆30g,薏苡仁30g,白茅根60g,[……]
治疗淋巴结肿大的“开郁散”
开郁散出自清代外科名家陈士铎的《洞天奥旨》,该方组成为:白芍5钱(15g),当归2钱(6g),白芥子3钱(9g),柴胡1钱(3g),炙甘草8分(2.4g),全蝎3个,白术3钱(9g),茯苓3钱(9g)[……]
《千金要方》中治疗瘿瘤(甲状腺肿)的化瘤膏和生肉膏
《千金要方》中有一张名为化瘤膏的膏药方,该方组成为:矾石、川芎、当归、大黄、黄连、赤芍、白蔹、黄芩各5钱(15g),吴茱萸2钱5分(7.5g)。制法为:将以上药研为散,用鸡蛋黄调成膏,涂在细故布(今可[……]
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掩脐法”
《世医得效方》中有一张治疗大小便不通的单方,用葱(连根带土,不洗)1茎,生姜1块,淡豆豉21粒,盐一两(30g),用法为将以上药物同研烂,捏成饼状,烘热。做好后掩盖在肚脐中,再用布帛扎定,良久气透,大[……]
治疗两胁刺痛的疏肝散瘀汤
疏肝散瘀汤出自明代医生孙文胤所著的《丹台玉案》,由当归、红花、苏木、青皮、柴胡各1钱(3g),山楂2钱(6g),白芍、乌药、桂枝、甘草各8分(2.4g)组成。水煎服,每日2次。
本方有疏肝理气、[……]
快胃舒肝丸
快胃舒肝丸出自《北京市中成药方选集》,由片姜黄48g,乌药96g,白芍120g,厚朴(制)480g,橘皮120g,沉香90g,木香72g,香附(炙)120g,砂仁90g,枳壳(炒)120g,柴胡120[……]
蒲辅周老大夫止痛的经验方“三生祛痛方”
蒲辅周老大夫有一张速效止痛的经验方“三生祛痛方”,该方由生乌头(草乌也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组成。制法为将以上三种药做成细末,每次取30g,以葱白(连根须)7茎,生姜15g,切碎捣烂如泥,加入以[……]
我治疗伤口(或溃疡)难愈合的经验方
我经常遇到术后刀口难愈合,或体表肿瘤表皮破溃后难愈合的患者,或胃出血患者,我用自己的一张经验方治疗他们,有较好的效果。现将此方介绍给其他患者。
方如下:生黄芪30-90g,白及10-30g,金银[……]
李东垣治疗小便不通的滋肾通关丸
《兰室秘藏》中有一张李东垣治疗小便不通的经验方“滋肾通关丸”,方由黄柏(去皮)一两(30g),知母(酒洗,焙干)一两(30g),肉桂五分(1.5g)组成。制法为将以上三味药共研成细末,水泛为丸,做成梧[……]
祝谌予治甲状腺肿大的经验方
甲状腺肿大为常见病,轻者仅发现颈部瘿肿,软而不硬或伴结节,瘿瘤巨大者可出现咽喉发堵、憋气、吞咽困难、胸闷、声音嘶哑等症状。祝谌予教授认为甲状腺肿大的病机为肝郁日久,气机不畅,津液凝结成痰核,故治宜理气[……]
程国彭论水肿病的治疗
清代名医程国彭(字钟龄)的著作《医学心悟》中有一篇《水肿心悟》,专门论述了水肿病的治疗,颇有参考价值。程国彭将水肿分为几种类型,他说:“水肿病,有表里、寒热、肾胃之分。大抵四肢肿,腹不肿者,表也。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