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鳖甲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为荆芥(去梗)、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青皮(去白)、柴胡、炙甘草、陈皮(去白)、秦艽、鳖甲(醋炙)各1两(30g),葛根2两(60g,焙),白芷、肉桂[……]
分类目录归档:经验方
两张治疗偏头痛的散剂方
方一:偏风散(出自《良方集腋》)
组成:当归4两(120g,酒洗,晒干,炒),白芍4两(120g,炒黄),石膏4两(120g,煨),牛蒡子4两(炒)。
以上各药,共为粉末。每次取3钱(9g[……]
治泻痢不止的“三黄熟艾汤”
“三黄熟艾汤”出自《类证活人书》,该方组成为:黄连、黄芩、黄柏各7钱5分(22.5g),熟艾叶5钱(15g)。以上药,共为粗末,如麻豆大,用水500ml,煎至350ml,去滓,温服,每日2次。现可直接[……]
张景岳治疗“历节风”(痛风)的“愈风燥湿化痰丸”
“愈风燥湿化痰丸”出自明代医生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该方组成为:白术(炒),苍术(米泔浸)、杜仲(姜汁炒)各2两(60g),牛膝(酒浸)、川芎、薏苡仁、巴戟天、补骨脂(炒)各1两(30g),当归、猪牙[……]
《万病回春》中治疗膨胀(腹水)的“分消汤”
明代医生龚廷贤的著作《万病回春》中有一张名为“分消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苍术(米泔浸,炒),白术(去芦)、陈皮、茯苓、厚朴(姜汁炒)、枳实(麸炒)各1钱(3g),砂仁7分(2.1g),木香3分(0.[……]
《医心方》中的“肠痈汤”
“肠痈汤”出自《医心方》,该方组成为:薏苡仁5钱(15g),牡丹皮3钱(9g),桃仁3钱(9g),冬瓜子5钱(15g)。每日1剂,以600ml左右的水,煎至4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
肠痈汤[……]
治疗肾虚久泻的“固下丸”
“固下丸”出自明代医家孙一奎的《赤水玄珠》,该方组成为:苍术、肉豆蔻(煨)、补骨脂(炒)各等份,将上药共研为末,以粥为赋形剂,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50丸,用温开水送服,日服二次。
本[……]
和胃降逆止呕的丁香二陈汤
“丁香二陈汤”出自《医学入门》,该方组成为:陈皮2钱(6g),茯苓、半夏各1钱半(4.5g),甘草、藿香各5分(1.5g),丁香4分(1.2g)。以上药一起水煎,去滓,加生姜汁一二勺(5-10ml)冲[……]
治疗失眠和记忆力衰退的“神交汤”
清代陈士铎的《辨证录》中有一张名为“神交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人参1两(30g),麦门冬1两(30g),巴戟天1两(30g),柏子仁5钱(15g),山药1两(30g),芡实5钱(15g),玄参1两([……]
《魏氏家藏方》中治疗尿频的“双白丸”
“双白丸”本为一位名叫朱叔通的人的一张经验方,《魏氏家藏方》将其收录其中。该方组成很简单:白茯苓和鹿角霜各等份,共研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因为白茯苓和鹿角霜均为白色,故名“双白丸[……]
生津止渴的“水葫芦丸”
《鸡峰普济方》中有一张名为“水葫芦丸”的治疗口干烦渴的方剂,该方组成为:百药煎3两(90g),甘草1两(30g),乌梅肉、白梅肉各5钱(15g),人参、干葛、麦门冬各1两5钱(45g),紫苏叶5钱(1[……]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祛疤美颜的“易容膏”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有一些易容高手,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膏药和面粉之类,将自己易容成另一个人,比如《天龙八部》中的阿朱就是这么一个精灵古怪的人。那么古代有没有易容膏这类东西呢?还真有,宋代《太平圣惠方[……]
治疗泛酸呕吐的食疗方“快脾散”
“快脾散”出自《杨氏家藏方》,该方组成为:炙甘草600g,草果子300g(不去皮),生姜1200g,食盐450g,以上剂量均为笔者转化而成的现代剂量,原书所用的是南宋时期的度量衡。
快脾散的制法[……]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是《寿世保元》中的一张方剂,该方组成为:橘红5钱(15g),青黛3钱(9g),贝母7钱(21g,止咳平喘多用川贝母,抗癌消肿多用浙贝母),胆南星1两(30g),天花粉7钱(21g),[……]
治疗尿频的“通灵散”
通灵散出自《奇效良方》,该方组成为:益智仁、白茯苓、白术各等份。将以上药共为细末,每次取2钱(6g),用白开水或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本方功效为温肾养心,缩尿化浊,主治心气不足,小便频数,赤白二[……]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气爽丹”
气爽丹是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中收录的一张经验方,该方组成为:白芍5钱(15g),柴胡2钱(6g),炒栀子1钱(3g),苍术1钱(3g),茯苓1钱(3g),六神曲5分(1.5g),半夏1钱(3g)[……]
治疗肺热痰盛型咳喘的“前胡饮”
《圣济总录》中有名为前胡饮的方剂,该方组成为:前胡45g,贝母(去心)、白前各30g,麦门冬(去心,焙)45g,枳壳(去瓤,麦麸炒)30g,赤芍、麻黄(去根、节)各45g,大黄(蒸)30g。以上药共研[……]
治老年性咳喘的莱菔散
莱菔散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该方组成为:炒莱菔子、豆腐皮各150g,川贝母9g,冰糖、白糖各75g,白果仁9g。将莱菔子、豆腐皮、川贝母、白果仁4味用砂锅焙干,研为细末,过绢罗,再将冰糖研细,同[……]
以白芍为主的10张止痛方剂
方一:芍药丸(出自《外台秘要》)
组成:白芍、当归、白术、炙鳖甲各60g,诃子10颗(去核),干姜、人参各45g,白豆蔻、雄雀屎各30g,郁李仁75g(去皮)。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
血竭与硼砂外用可去腐生肌
清代外科名家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中有一张很简单的小方剂,名为赤灵丹,该方组成为:上血竭1钱(3g),硼砂1两(30g),以上二药为末,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马培之认为本方可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以之主[……]
治胃病的“人参煮散”和“人参木香散”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两张治疗胃病的散剂方“人参煮散”和“人参木香散”,这两张方剂的组成和功效都相似,可用于缓解胃病(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引起的胃脘胀痛、呕吐痰涎等症状。
人参煮散的组成[……]
化痰止咳的“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中有一张名为“贝母瓜蒌散”的小方剂,该方组成为:贝母1钱5分(4.5g),瓜蒌1钱(3g),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8分(2.4g)。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
这张小单方的主要[……]
和胃止呕的“比和饮”
“比和饮”出自《古今医鉴》,该方组成为:人参1钱(3g),白术1钱(3g),茯苓1钱(3g),藿香8分(2.4g),陈皮5分(1.5g),砂仁5分(1.5g),神曲1钱(3g),甘草5分(1.5g)。[……]
治疗感染后自汗和盗汗不止的“清热固表汤”
清热固表汤是现代中医学者王季儒先生的一张经验方,出自其著作《温病刍言》。该方组成为:生石膏30g,地骨皮12g,浮小麦30g,糯稻根30g,知母10g。用法为水煎,去滓,温服,每日2次。煎药时,生石膏[……]
《外台秘要》中的“茵陈汤”《千金要方》中“茵陈丸”均可治黄疸
《外台秘要》中有一张名为茵陈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茵陈4两(12g),黄芩2两(6g),栀子3两(9g),升麻3两(9g),大黄3两(9g),龙胆草2两(6g),枳实(炙)2两(9g),柴胡4两(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