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生物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Robert A. Weinberg博士撰写的一部分子肿瘤学著作。这本书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经典名著之一,受到了全世界学生、教师、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推崇。它不但适合西医学者阅读,同样适合研究中医抗癌的学者阅读。
如今,癌症方面的文献汗牛充栋,每个月都会有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出来,各种资讯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这些资讯缺乏系统性和组织性,很难让人对癌症的生物学原理有全面的了解。
Robert A. Weinberg博士撰写的《癌生物学》弥补了这一不足,本书内容组织清晰,结构合理,把整个癌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释清楚了。作者的写作能力出色,所以本书通俗易懂——当然,这类专业书籍再怎么通俗易懂,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难度也是挺大的。
最初是浙江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博士后向我推荐了这本书,他还愿意义务为我提供生物学专业知识扫盲工作,扫除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障碍。我当时觉得这么专业的书,我可能读不懂,犹豫要不要买。后来看了许多的生物学方面的科普书籍后,对生物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把这本书也收入囊中,置于案头,时不时的翻阅一下,获益良多。
客观的说,美国学者编写的教材水平比较高,艰深的专业知识被他们讲解得通俗易懂。我上高中的时候,中国高中生的生物课还只是摆设,只是会考中的一门必考课程,高考是不考的。我虽然是理科生,但是不是生物专业的,所以我们的生物学基础很差。但是我也能看懂《癌生物学》,这说明作者的写作能力相当出色。当然,我学了这么多年医,而且也自学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生物学,所以也不能说一点基础都没有。
读《癌生物学》这样的大部头,不能急于求成的读完,我的经验是每天读几页即可,这样阅读轻松自在,不会因为感到难度太大,不易消化而厌学。Robert A. Weinberg博士对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纯合子”和“杂合子”,“野生型”基因和“突变型”基因)都会详细的讲解,而且还有很多的配图和表格。但是癌生物学涉及的基本概念非常多,消化起来并不容易。如果囫囵吞枣的一气呵成的读完,那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根本看不懂,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如果每天只读几页,每天理解几个概念,跟着Robert A. Weinberg博士的思路循序渐进的学下去,就能完整的掌握癌生物学的理论根基。
虽然说直到1975年,科学家们才开始从分子生物学层面研究癌症(那一年,加利福尼亚San Francisco Harold Varmus和J. Michael Bishop实验室发现正常细胞基因组携带着变异后具有促发肿瘤作用的原癌基因,这是癌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但是从那以后,有关肿瘤发生的科学文献呈爆发式增长,至今已经有超过百万篇的研究报道,人类在肿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加拿大、日本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经很高,发达国家超过三分之二的癌症患者生存期超过五年,我国的肿瘤患者也有40%的五年存活率,这与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癌症治疗上发挥的巨大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癌生物学》是一部分子肿瘤学方面的专著,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癌症的发生的和当代各种治疗癌症方法的原理。从基因层面去研究癌症是大势所趋,将来最有可能解决癌症这一世界医学难题的,也必定是分子医学。但是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样,无论是癌的分化诱导治疗,还是免疫治疗,其副作用都不容忽视,而其疗效也谈不上理想,五年生存期不代表治愈。
癌症的多学科合作治疗是必不可免的,像中医这样的传统医学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甚至中医药也有可能朝着分子医学方向发展,比如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用于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就已不再是按照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规律来用药,而是按照分子医学的规律来用药。
研究中医抗癌者若对分子肿瘤学毫无了解,并非患者的福音。中医如何弥补分子医学的不足?中医药资源中有无更多的像三氧化二砷一样的可供挖掘的抗癌疗效确切的药物?这些都是现代研究中医抗癌的学者面临的新课题。所以当代研究抗癌的中医师最好是掌握分子肿瘤学的有关知识,对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要有全面的了解。
中医药联合分子医学治疗肿瘤,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不但我国肿瘤学界重视中医药的作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中医药的抗癌作用。不过国外并不像国内的中医界一样按照传统中医的思路研究中医药的作用,他们是从纯粹的分子医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医药的有效成分。
只要稍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师便会知道,单纯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抗癌是挂一漏万之举。许多中医方剂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思路去使用,对解决癌症患者的并发症,乃至控制癌症患者的肿瘤都有很好的疗效。
比如笔者曾见裴永清教授以三仁汤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度加减药味,治疗多例癌热患者,都有良好的疗效。甚至将多例癌症患者的肿瘤缩小,这就很有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了。笔者自己多年以来治疗肿瘤也是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相结合来解决患者的问题,部分患者的疗效也很好。抛弃掉这两种思路中的任何一种,疗效都不会太好。
《癌生物学》这本书给笔者很多启发,书中的许多理论改变了笔者过去对肿瘤的认知,也促使笔者更深入的思考肿瘤的解决之道。中晚期癌症的治愈率至今仍然很不理想,肿瘤科的医患矛盾也很尖锐,病人花了不少钱,但是却治不好病,救不了命,这就逼着研究肿瘤的学者们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新方法。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分子肿瘤学和中医能够更密切的合作,而且也能产生更多的惠及广大肿瘤患者的研究成果。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