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环境和习惯共同决定了我们的健康

​基因是目前已知的生命体中最小的单元,现代生物学证实了宿命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受精卵,在我们还只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我们的基因组便已经注定了。

基因对我们的智力、健康、相貌、肤色等均有影响,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基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出生于一个BRCA1和BRCA2基因发生突变了的家族中的女性,毕生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几率就会比一般人高。HNPCC(非息肉性大肠癌)家族中的女性,既容易罹患结直肠癌,又容易罹患子宫癌(终身发病率高达30%-60%),还有些会同时罹患上这两种癌。

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我们人类基因组约有2万到2.5万个基因,我们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时候,我们的基因组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人类每个世代约会产生100个基因突变。绝大多数的基因突变既无益也无害,但是发生在某些特定位置的基因突变则会是致命的。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载着我们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挑战,所以破译这个密码,也能破译我们人类的历史。

生物的基因突变与许多因素有关。

我们生存的环境——太阳、大气、水和食物都会导致我们的基因发生突变,比如臭氧层被破坏,太阳紫外线中的UVB和UVC波段就会长驱直入,损害我们的皮肤,导致我们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最后恶变为皮肤癌和恶性黑色素瘤。所以中医讲的人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有科学道理的。孟德尔著名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环境是基因突变的重要原因。

我们遭遇的传染病(传染病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的传播引起的)也会改变我们的基因——我们在感染过某种传染病并大难不死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记录下这些病毒或细菌的某些分子片段,当这种细菌或病毒再次来袭时,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就能应付得了它们。这些片段就是存在于我们免疫系统的应对某些传染病的抗体,它们也成了我们基因组中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人类基因组中有约40%的基因与病菌有关。我们每个世代积累的100多个基因突变中也约有一半是传染病造成的。

感染了某些病毒,痊愈后仅仅留下一些疤痕,比如天花病毒。但是感染过另一些病毒或细菌则可能会发生癌变,比如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HP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会导致宫颈癌或肛门癌,EB病毒可导致儿童淋巴瘤和鼻咽癌,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癌等。每种新的病毒或细菌对人类身体会否产生深远的影响,都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观察与研究才能知道。一个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是不会轻率的在某种病毒或细菌刚刚出现时就断言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会否有长久的影响的。

基因变异并非完全是坏事。我们人类之所以分不同肤色,鼻梁有高有低,个子有高有矮,也是因为基因变异所致。有时候有些基因发生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让我们更好的生存在自然界。而世界物种如此丰富多彩,也得益于基因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各种变异。看似千奇百怪的鸟儿,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祖先;颜色各异,形状有别的花儿,可能是同源植物;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变种。

我们作为生物,出现基因变异是正常现象,不出现基因变异是不可能的事情。人类智慧正是在基因变异中不断增进的,我们的免疫系统总是在为我们不断的打上补丁,让我们抵御疾病的能力和生存能力越来越强,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体质弱的同胞会被无情的淘汰。有时候,某些传染病的杀伤力太强,就会在某个世代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比如黑死病。

理论上说,当我们与生态环境互动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基因变异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所以当地球上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气候和环境变化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我们人类出现传染病和新的非传染性流行病的概率也会越来越高。从2009-2019年,人类出现过五次大的流行病(包括新冠肺炎在内),不幸的是我们没有预测到其中的任何一种。也许下一场大流行也正在酝酿之中,只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而已。而与环境和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肿瘤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正在以井喷式的速度增长。由于粮食充足,肉类偏多,现代人肥胖的多。而肥胖的人的脂肪中的雌激素多,没有孕激素对抗的雌激素会造成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各种各样难治的疾病。

同样,人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改变也会导致一些新的流行病,比如随着旧的村落和小城镇社区的消亡,人类过去建立在亲缘关系上的群居生活模式被破坏,大家生活在越来越庞大的大都市中,新的精神支撑系统尚未成型,结果出现了“孤岛效应”,这就导致精神疾患正在成为下一种主要的流行病。世卫组织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会在人类医疗负担中排名第一。

所以想要健康的活着,我们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需要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性滥交、滥食野生动物、饮酒、吸烟、暴饮暴食、过度肥胖都会导致我们生病。基因对我们的健康和命运只有部分的决定作用,另一部分问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