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其人及其书《伤寒卒病论》

张仲景为东汉末年的名医,但是《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史书上对张仲景只字不提,同时代的华佗则有传记,所以关于张仲景的生平,几乎没有信史资料可供参考。

西晋名医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提过张仲景:“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而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华佗性恶矜,终以戮死。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可施用。”

王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他不是眉落而死,而是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一场大瘟疫。建安七子中的徐幹、王仲宣(王粲,仲宣是王粲的字)、刘桢、陈琳等四人同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瘟疫,这是有信史记载的。从这一点即可判断出,皇甫谧记载的张仲景诊王仲宣一事不大可靠。后人编造张仲景判断王仲宣四十岁当眉落而死,后果应验一事,或许只不过是为神化张仲景的医术的夸大其词而已。但张仲景与王仲宣为同时代人则是真的。

《伤寒卒病论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段文字,刘渡舟教授认为“建安”可能是“建宁”的误写,刘老的这一观点未必正确。张仲景与建安七子的王仲宣为同时代人,所以“建安纪年以来”并无讹误。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献帝年间,瘟疫连续流行了很多年。

这些瘟疫究竟是不是由同一种病原体造成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存在这种可能。当时瘟疫连年不断,造成了十室九空的劫难。汉末的瘟疫有时是全国性的,有时是局部爆发的,断断续续的闹了近百年,与明代末年相似。张仲景一家自建安纪年以来,死亡了一百多口人是完全有可能的。

刘渡舟教授认为建安年间只有建安二十二年才有一场特大瘟疫,而张仲景序言中说“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刘老据此认为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在建安纪年的前十年,张仲景家族中就因为瘟疫死了这么多人不合情理,殊不知建安年间的一些局地爆发的瘟疫也很可怕。

同时代的王仲宣的《七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从王仲宣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因为战乱、瘟疫和饥荒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是多么的深重。只能说建安二十二年瘟疫规模最大,不能说建安二十二年之前的瘟疫杀伤力不强。建安纪年以来,在很多地方,局地爆发的瘟疫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况且“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的意思也不一定是说从建安元年到建安十年之间的“犹未十稔”,完全可以理解为张氏家族在建安纪年期间,不到十年便死了一百多人。

张仲景生在这样一个瘟疫流行的离乱之世,又身为医生,不可能不为当时的瘟疫所触动。曹植说当时“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曹丕《与吴质书》中也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张仲景与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对当时的瘟疫横行造成的惨绝人寰的悲剧,也是痛彻肺腑的。

所以他在《伤寒卒病论序》中发出这样的悲叹:“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后人又有说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这种说法也不可靠,只怕也是为神化张仲景而编造的谎言。

首先张仲景自己根本没提他当过长沙太守,史书也没有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的记载。从张仲景自己的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本人对时人“竞逐荣势”的行为多有批判,可见他当太守的可能性不大。再者,整理和编《伤寒论》的西晋太医令王叔和亦只字未提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

张仲景的著作得以流行下来,全赖王叔和。汉魏灭而西晋立,西晋距汉魏时期不远,且王叔和是张仲景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的可能性大,王叔和对张仲景的生平记载比后世更为可靠。另外,同为西晋的名医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亦未提及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

直到宋代才有林亿和高保衡等人说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所以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的说法只怕也是后人杜撰出来以抬高张仲景的身份的。

张仲景被誉为医圣,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之前的张仲景并未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张仲景的著作在很长一段时间流传并不广泛,唐代的孙思邈一生都在收罗医书,直到晚年才得到张仲景的书。可见在唐代,张仲景的著作流行度不高。仲景在世时,医名当远不如华佗。当时的患者对仲景也没有信之不疑,这在王叔和编的《伤寒论》的原文中就可以看出,《伤寒论》中提到病人故意装病试医生的水平,这只怕是仲景在临床中的真实体验。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方子,大多是从已经失传的《伊尹汤液经》中收集来的,皇甫谧说张仲景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说明张仲景的《伤寒论》并非无根之水。汤液经今已失传,但是在西晋时代或尚存在,皇甫谧对汤液经的内容应该是很了解的,所以才这样说。汤液经当是最早的专门收集中医经验方的著作之一。

所以张仲景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医六经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的一位医生。至于其所用的经典名方,则大多来自于历代先人们在人体中所做的临床试验,可靠性极高,不但过去用之多验,即便今日,其疗效也是不容小觑的。

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工作微信:zhouzhiyuan1979

个人网站:www.zhouzhiyuan.com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