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熟了,无须外求

禅宗有一则“梅子熟了”的公案。

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大梅向马祖请教:“如何是佛?”马祖答:“即心即佛。”大梅闻言,当即开悟。过了几年,马祖想看看大梅是否真的明白了,于是就派一个侍者去对大梅说:“马祖大师近日说法又不同了。”大梅问:“有什么不同?”侍者答:“大师现在说:非心非佛。”大梅答:“这老汉迷惑人,管他非心非佛,我只是即心即佛。”侍者回禀马祖。马祖赞许说:“梅子熟也!”

禅宗说迷时师渡,悟时自渡。《四十二章经》中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为阿罗汉,乃可信汝意”。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一个人修炼到了阿罗汉的果位,亦即达到了觉者的境界的时候,就有了圆满的智慧,此时他的所思所想,皆能合乎“八正道”,所以“乃可信汝意”。大梅禅师的回答,就有点“得为阿罗汉,乃可信汝意”的味道了。

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我一直有重新回去参加一次高考,再上一次医科大学,求学于名师之门的想法。但是在整个疫情期间,全球医疗界的精英对形势的判断和对新冠肺炎的治疗的研究,都不过如此而已。我虽然没有各种炫目的头衔,但是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对问题的研判,似乎并不比他们离谱。再去接受一次医学教育,也只不过是浪费十年光阴。当今的医学院校,能够教给我的新知识并不多,我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完善自我。

想通了这件事情,心中轻松了许多。我当然不敢狂妄自大的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高多少,但要说比别人差多少,倒也未必。而且经历此事后,我大致也明白了,体制内的专家学者们只怕还是人浮于事和善于钻营的老油条或政治投机分子比较多,能沉潜下来读书做学问的凤毛麟角,医疗界比我读书更多更广泛的只怕是不多的。我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用于跟随他们去做我并不喜欢做的事情,只会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对自己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反倒是我这种从樊笼中逃脱出来的人,可以自由自在的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读书和研究。我去羡慕别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我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的正是真知,而非其他。

新冠疫情打破了我心中残存的最后的这点幻想,我自己以自由身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过去自己不知道自己其实已是“梅子熟了”的状态。现在无妨自大一点,认为自己已经进入到“梅子熟了”的状态,以后就无须外求,一心一意的自己摸索前行的道路好了。中国又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从二十岁开始一直在“专职读书,兼职养家”的读到四十岁,且余生大概都会如此呢?

放弃了这一计划后,我只想把自己的生活进一步简单化,安心自在的过我的田园诗式的耕读生活。就连过去多少还有点在乎的学术成就,也可以不必再在乎了,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我一生真的研究出了点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来,那么我的研究成果必定会因为其实用性而流传下去。如果我一生研究的只不过是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那还是任其自然的消亡更好,不要强求。这样也免得“谬种流传,危害人间”,搞得我自己在九泉之下都会不安心。

我不能完全否定现在的社会建制存在的意义,但是若说这玩意儿的价值很大,那也未必,只怕害处更大。我们这个社会里多数建制化的东西,都只不过是人类在作茧自缚而已。把人还原为一个真实的自然人的话,要这些累赘就纯属多此一举。而把人从自然状态异化成今天这个样子,可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败笔,而非什么成就。多少人的幸福被社会扼杀掉了?又有多少人被所谓的“文明”和“体制”搞得不说假话根本无法生存,虚伪得连自己都难接受自己?所以我还是保持一个本真的自然人的状态比较好。

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写得好:“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每个人真实的内心深处只怕都是“少无适俗韵”的,在这个社会里按部就班的活着的人中,又有几人没有无奈的成分在?

人生最难得的,正是回归到“性本爱丘山”的本真状态和达到“梅子熟了”的境界,不再需要向外寻求任何人的肯定和支持,只需要一门心思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庄子·秋水》中有这么一段: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汝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名曰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曰:‘赫!’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赫我耶?”

失去真诚和自由的人生,恰如庄子所说的腐败的鼠肉,鸱得到了以为是宝,鹓鶵却不屑一顾。真正要想研究学问,恐怕不去体制内更好。因为体制内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要想心无旁骛和不说假话,实在是太难了。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无论成不成大事业和大学问,大抵来说,每个人可能都会经历这三重境界。寻寻觅觅之后,总有一天会走向心不外求的内守之路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