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也是爱,有限治疗,尽心照顾,多陪伴,少留遗憾

一直以来,总有晚期或终末期癌症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我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我能为他们创造奇迹。

为病人创造奇迹也是我的愿望,我相信每一个学医的人,都发自内心的希望为病人创造奇迹,同时自己也能从帮助病人摆脱病魔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和快乐。

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绝大多数的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终末期癌症患者,都是没有希望被治愈的。在患者及其家人过高的期望值面前,医生们往往被吓住了,变得极为谨慎,不敢轻易收治病人。

因为对这类患者的治疗,绝大多数时候会以失败告终,医者满足不了患者及其家人的愿望,继续治疗会导致患者家里人财两失,很容易出现医疗纠纷。所以除非是熟悉的病人,否则的话,医生是不太敢接诊这样的患者的。

每次碰到这样的患者与患者家属时,我都希望能有时间与他们进行一次恳谈,安慰他们,同时劝说他们降低期望值,理性一些。不要把医学,更不要把我自己想象得太神奇。我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我虽然偶尔治疗成功了少数病人,但是也有千万例失败的案例。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对晚期和终末期患者,不要追求治愈,更不要有太多的治疗,而是应该只做有限的治疗。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用于陪伴病人相对快乐的度过人生最后的这段艰难的里程。家人们对患者多些陪伴,将来就会少些遗憾。

据新加坡的医疗机构统计,多数病人在医院里花费最高的时候,是人生最后的几个月。最后几个月的医疗花费,占了病人一辈子医疗总花费的70-80%左右。

这是一件相当不值得的事情,我们花掉一大笔的钱,去换取几个月的生命——实际上这几个月的生命也未必是医生们争取来的,也许不治疗,病人也能存活几个月。

甚至日本有一些医生统计显示,如果家人陪伴到位,病人心情愉悦,一些晚期癌症患者不作治疗,也能延长几个月的寿命,这种陪伴的效果,比抗癌药的效果都要好。

当然,做适量的减轻患者痛苦的治疗,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很有好处的。甚至有部分患者在姑息治疗的帮助下,可以延长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寿命。但不顾一切的治疗,只会适得其反。

迄今,我治疗的终末期癌症患者中,寿命延长最长的一个患者,活了八年,这是一个当初被认为活不过三个月的患者。倘若这个患者不是用姑息治疗,而是用大剂量的抗癌治疗,早已经死去多时了。

当病入膏肓时,仍然希望用大剂量的抗癌药——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的抗癌药来对抗癌症,是很不理智的行为。因为此时的病人身体虚弱,太多的抗癌治疗,只会加速他们的死亡。

生命是有终点的,尽管不同的人谢幕人生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没有人能够逃得脱一死。对绝大多数晚期或终末期癌症患者来说,因为癌症或其并发症死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正如佛教所说的那样,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当我们需要面临自己或我们所爱之人死亡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会非常痛苦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癌症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癌症不但可以被检查出来,并且现代医学仪器还能告诉我们癌症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对病人的生命威胁已经严重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需要直面我们自己或我们的亲人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冰冷的现实。

这是我们的祖先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尽管他们也许能够从生活经验中判断出一个人病入膏肓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因为对疾病到了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不至于如此清晰的知道病人们即将死亡,心中多少还能有些幻想。

幻想尽管有如精神麻醉剂,却可以帮助人们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今天的人不得不面临比古人残酷得多的局面,各种仪器告诉那些晚期或者终末期的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们,患者已经时日无多了。

被医生们判死刑的感觉很不好,疾病的折磨甚至比真正的死刑更可怕。因为在真正的死刑来临之前,人的身体还不必遭受那么多的痛苦和折磨。

而晚期癌症患者,很多是会在癌痛、癌热、腹水、胸水等并发症中,痛苦的煎熬着度过最后的这段日子。

患者和患者家属要学会面对并接受现实,学会放手。在这种情况下,放手既是一种爱,也是一种更理性和更人道的选择。

当患者和患者家属懂得放手的时候,医护人员也会更乐意帮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们度过最后这段艰难的时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帮助患者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帮助家属减轻生死离别带来的剧烈的痛。

死亡是人类要面临的一道永恒的人生主题,向死而生是多数晚期癌症患者真实的生存状态。

医生和患者要想在这个阶段,好好的配合起来共同对抗死神的威胁,则彼此之间一定要达成这样的一种默契:患者和患者家属有合理而非过高的期望,对疾病的认识客观理性,对医生的信任牢固,对医疗存在的风险理解并能接受,医生才会没有后顾之忧,愿意全心全意而又相对稳妥的为患者做最后的争取。

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属情绪过于激动,求生之心太迫切,期望值太高,医生就会本能的后退以求自保。我不知道别的医生是怎样处理的,我自己是不会收治任何期望值过高的病人的。

所以迫切希望得到医生对疗效的保证的患者或家属,应该适度收敛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面对现实,否则医生会因为恐惧而退却。

没有人敢承担陌生人的事关生死的重大责任。人命关天,患者去世时,患者家人翻脸无情的事情没少发生。信誓旦旦,不如健全的理性可靠。

很少有医生会为了一点钱去甘愿冒巨大的风险,接诊一个失去理智的病人。也很少有医生会放松对患者家属情绪化反应的警惕。职业生命要长久,医生的风险意识就要强。

我常常为接触到那些尚没有开展治疗,就暴露出他们不耐烦的情绪的患者或患属而感到庆幸。因为这样的患者和患者家属,一旦真正的与他们建立了医患关系,他们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成为一个医生毕生难忘的噩梦。

在建立医患关系之前发现他们的危险性,有助于医生规避风险。病家的心情能理解,但医生的安全也很重要。

人的修养如何,是伪装不出来的,一言一行,均能出卖自己。作为患者和患者家属,学会客观、理性、克制的求医和与医生相处,非常重要。

在生命最后的这段里程里,找到一个能够与患家配合得很好的医生,病人会少受很多罪,多活不少日子。

大自然为生命设置的生死规律,并非人力可以扭转得过来的。所以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顺应自然,调适自己内心的期望值,寻求适度、合理而又可靠和可持续的医疗救助,是最理性,也是获益最大的选择。唯有如此,才不至于留下太多的遗憾。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