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癌中药:血竭和龙血竭

血竭原名骐驎竭(麒麟竭),始载于《雷公炮炙论》玉石部。《新修本草》将紫矿与同入一条,也是列于玉石部项下的。

这是我国古代的药学家对血竭的来源不甚了解所致,其实血竭不是一种矿物,它是一种植物的树脂。

现在所指的麒麟血竭是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和树干渗出的干燥树脂,与乳香和没药一样,同属树脂类中药材,功效也很接近,血竭的作用也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麒麟竭也是从海外进口的药材,所以很多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家对其所知有限。

直到宋代的苏颂编撰《本草图经》时,才确切地指出了血竭的来历,《本草图经》载:“,旧不载所生州土,今出南蕃诸国及广州,木高数丈,婆娑可爱;叶似樱桃而有三角,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故亦名之为血竭,采无时。”

不过《本草图经》中说血竭的叶如樱桃,仍然是错误的,这也是作者未曾见过实物,从一些异域商人那里道听途说得到的信息。

真实的麒麟竭的叶片如下图,是剑叶而非状如樱桃。可见学习中药,也不能迷信古人的记载,还是要多方查阅文献,方能辨出真假。

按照我国古代本草文献的记载,麒麟竭是出自“大食国”的一种进口药材,并非我国本土所生的药材。现在,进口的麒麟竭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等处。

但根据《滇本草》的记载,我国最早使用的血竭是来自于云南的木血竭。木血竭又名龙血竭,产自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等地,是龙舌兰科植物剑叶龙血树的树脂,现市售的国产血竭一般统一命名为广西血竭。

明朝郑和下西洋后,从东南亚诸国带回了产自印尼等国的麒麟血竭,从那以后,麒麟血竭和龙血竭均用于临床。

血竭与龙血竭虽然功效和形状均相近,一般也将龙血竭当作血竭使用,但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药物。

一般认为,从印尼进口的血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优于国产的龙血竭,国产的龙血竭消炎抗菌作用优于印尼的麒麟血竭。

二者价格悬殊很大,进口的麒麟血竭很名贵,按照当下的药市批发价,一公斤要三四千元,国产的龙血竭一公斤不到一千元。抗癌消肿用进口的麒麟血竭的效果较国产的龙血竭的效果为佳。

进口血竭又分原装血竭和加工血竭,原装血竭主要为原产地印度尼西亚经初加工所得的团块,一般不含外加辅料,质量为最优,不过不易购得。

加工血竭是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麒麟血竭在新加坡掺入辅料经加工而成,并多用布袋扎成四方形,底部贴有手牌、皇冠牌等金色标签。加工血竭的质量也有优劣,一般人很难分辨出血竭质量的好坏。

 

传统中医认为血竭“味甘、咸,性平,有小毒。归心、肝经”,实际上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血竭是无毒的。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无论是进口的麒麟血竭还是国产的广西血竭,在小鼠身上使用,连续90日,均未见任何明显的毒性损害。小鼠红细胞、白细胞及肝肾功能无异常,病理学检查对肝、脾、肾、肠、肾上腺均无损害作用。所以认为血竭有小毒的记载是错误的。

中医认为血竭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之功。

血竭内服外用均有较好的化瘀止痛、止血消肿、敛疮生肌的功效,经常用于恶疮痈疽导致的久不收口或金创出血后创口不合。血竭有良好的防腐、保护创面、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

中医拔毒消肿、敛疮生肌的名方“玉红膏”和骨伤科止血止痛的名方七厘散,均是以血竭为主的。

玉红膏配方:血竭180g,当归90g,甘草54g,麻油740g,紫草90g,轻粉180g,白蜡90g,白芷225g。制法:将当归、甘草、紫草、白芷浸入麻油内一夜后,用文火煎至药枯,去渣滤清,再熬至滴水成珠,加入血竭粉、白蜡、轻粉调和成膏。用于疮毒溃烂,久不敛口。将膏匀涂纱布上,敷贴患处,不可内服。(《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玉红膏,也叫生肌玉红膏,经常有体表肿瘤溃烂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自行配制使用,不过疗效并不理想。因为癌性的溃疡,单纯靠玉红膏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尚需结合内服的补益气血的扶正抗癌药或化疗药物同用,此药可辅助内服药或化疗药敛疮收口。

七厘散配方:血竭500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儿茶120g,冰片6g,麝香6g,朱砂60g。制法:以上八味,除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功能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口服1-1.5g,每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孕妇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

此方中的朱砂水飞的工艺,需要有专门的学习后才能掌握。朱砂中有剧毒的杂质,水飞可以去其杂质,水飞后的朱砂使用较为安全。

七厘散虽说是一张骨伤科常用方,但实际上在肿瘤科也是颇有用处的。七厘散可以用于肿瘤患者止血止痛。七厘散之所以重用血竭,正是因为血竭不但有良好的止痛功效,且有有化瘀血和止血的双重功效。

不过此方内服不可多用,一来麝香太过名贵,价格已经是黄金的数倍至十来倍(现多用人工麝香代替天然麝香,疗效不如天然麝香),二来方中的轻粉含汞,有剧毒,内服过量有危险。

另外,《杨氏家藏方》单用血竭一味药,粉碎做成血竭散,治疗痔漏疼痛不可忍。使用时可以用自己的唾沫调涂,频频涂抹,据说效果颇佳。

《圣济总录》中则将血竭和铅丹(铅丹炒成紫色)按照2:1的比例,捣碎成散剂,先用盐水处理疮口后,再用此散外敷疮口,也有敛疮生肌之效。

《博济方》中的血竭散是用“血竭(炒)二钱半,青州枣二十个(烧成灰),干地黄半两(别杵为末),上二味,细研如粉,(用时)以津唾调贴疮上。”《博济方》以此方治疗“瘰疬已破,脓水不止”。

另外血竭也用于出血症的急救,治疗鼻衄和产后出血均可用血竭。

《本草汇言》引《广利方》中治疗妇女产后血冲心隔,以至喘满,命在须臾的危急重症,就用“麒麟竭、没药各一钱五分,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当然,现在这样的危重病人,让中医抢救的已不多,不过我们可以从这种用药思路中汲取经验。

从各种古代的医书上的记载来看,血竭主要用于各种疮肿、外伤和跌打损伤后,创口破溃时,敛疮收口。这可能与血竭的止血作用有关,血竭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不但外用,内服止血功效也很好。

现代药理学证实,内服血竭粉末,治疗消化道出血,有效率高达95.8%。消化道出血患者,服用血竭粉后,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最短为17小时,最长为148小时,平均为2.4日。

所以血竭也是多种消化道肿瘤伴出血症状的患者的一种常用药。对胃癌、食道癌、肠癌、肝癌患者使用含血竭的内服丸散剂,可以有效的遏制患者的出血现象,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血竭用于活血化瘀、止痛消肿,常与乳香、没药、儿茶等药同用。用于敛疮收口,常与含铅的密陀僧同用。《日华子本草》:谓血竭“得密陀僧良”,《得配本草》谓血竭:“配乳香,治慢惊瘈疭;配没药,消腹中血块。”

按照中医的理论。血竭的禁忌症是“无瘀血者”。不过这种陈旧的观点和认为血竭有小毒一样都是错误的,只要有出血倾向,有无瘀血均可用血竭,古人认为的一些血竭的副作用也是不存在的,血竭使用很安全。

虽然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说,血竭并无直接的抗肿瘤作用,但血竭仍应作为肿瘤科的一种重要的常用药。

因为肿瘤患者的出血问题和肿瘤破溃问题很普遍,血竭对解决这类问题有很好的作用。血竭对消除肿瘤周边的血性和炎性肿胀,减轻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很明显的作用。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