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死不可避免时,那就善待死亡吧

有生必有灭,死亡是我们生命的终结,也是我们每个人逃不过的人生最后一关。当遭遇死神威胁的时候,善待死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有一次我去上海,到一个患者家里出诊,患者告诉我,她之所以想接受我的治疗,是因为我在处理自己母亲和岳父的后事时,很人性化,并没有不理智的为了抢救自己亲人的生命而增加他们的痛苦。

她告诉我,她并不指望我能治好她,但是她希望自己最后能够尽量体面而又安然的离开这个世界,不要承受太多的痛苦。

这个患者非常的理性,最近的这半年,她放弃了几乎所有的治疗,只采取了一些止痛的方案,生存质量相对较高的维持到现在,她在静静的等待死神的降临。老实说,即便她采取各种积极的治疗方案,也未必会出现比现在更好的结果。所以我很倾佩这个患者的理智。

我的母亲在去世前,已经明白大势已去,安排家人为她准备寿衣和寿棺,坦然的接受死神的来临,她把自己的死亡当作结婚一样盛大的仪式,对自己死亡时的穿戴,死后长眠之地,都精心的选择,而且还带有一丝解脱的喜悦。她离世前的心情,就如同弘一法师离世前留下的四个字:悲欣交集。

母亲离世前,虽然我内心十分的痛苦,但是我没有往她身上插一根管子,也没有给她输一次白蛋白。我知道,如果我采取这些措施,她也许还能活一段时间,但是这最后的一段时间她将会非常痛苦。

她在我的臂弯中离去,离去前我们母子哭泣着诀别,撕心裂肺的痛苦让我痛不欲生,母亲离去后我昏厥了两次,她去世后我整整痛苦了快四年,才终于慢慢走出来。这种巨大的打击,并没有让我丧失基本的理性,疯狂的去为了挽救母亲而不惜给她制造更多的痛苦。

若时光倒退,回到母亲临终前,我依然会作出和当初一样的选择,绝不会为拖延她存世的岁月而增添她身心上的痛苦。我的母亲去世前两三天还能出去打打牌散散心,这是最令我安慰的一件事情。

我的岳父去世前,我也赶回家了,守在他的身边,我回家前他身上已经插着胃管和氧气管,这让他非常的难受,临终前,他拼命的想拔掉这些管子,但是自己却拔不掉。

我见状后,自己动手拔掉了他身上的管子,只用艾灸让他稍微舒服点,最后他安然的离开了人世,岳父去世时用他此生最后一次的微笑,表示了他对自己死亡的满意。

作为一个治疗癌症的医者,经常有患者要在我手中离开人世,前不久我去巴马为我的两个老患者诊病,他们离开了北京的三级甲等医院,来到了山清水秀的巴马。

这里的医疗条件很差,有个三长两短,急救都来不及。但是患者和家属均已坦然,如果真的死神要来临,他们准备就这样安静的接受它。我也很倾佩这样的患者和家人们的选择。

一些患者要离开人世时,我现在的态度多不是鼓励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进行抢救性治疗,而是安抚他们,让他们调整好心态,接受死亡。

有时候患者被一口痰堵住了,有时候患者进入肝性脑病状态,出现胡言乱语现象,患者家属急切的想缓解患者的痛苦。

我以我的经验告诉他们,抢救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人离开人世,需要这样的一口被堵住了的痰,或者肝昏迷这样的状态。此时此刻,按照自己家庭传承的文化或信仰,为患者预备一场死亡前的告别仪式,比向患者体内输入各种药液有价值多了。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不主张任何人在可预知的死亡前,被瞒住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事实,仓促而又慌张的死去。

善待死亡,也是尊重生命的必要部分。死,要死得尽量的坦然,死也要死得尽量的舒适。若认为努力拦阻死亡,便是爱自己家人的表现,最终可能会给自己的亲人带来更多的痛苦。

物竞天择,有个事实很残酷,有些人的寿命就是达不到人均预期寿命,会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邂逅死神。面临这样的局面时,我们应该一面努力,一面接受事实,为即将到来的死亡做好一些准备。

从容赴死很难,但是有所准备的死亡,总比毫无准备的死亡要让人好受很多。

佛教说人有八大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死神来临时,这八大苦交织在一起,会搅乱整个家庭的生活。此时,一个理性的主事者,应该带着家人们应对死亡。

接受死亡,善待死亡,可以减轻这种痛苦,可以让即将离世的亲人走得更安然一些。如果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要与死神做无益的抗争,若非死不可,那就死得轻松一点,死得洒脱一些吧!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