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者先自降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菜根谭》
佛教中有个术语,叫对治。小和尚有烦恼,老和尚就会让小和尚把烦恼对治掉。这个“对治”怎么翻译成现代文呢?按照佛教的说法,对治是指用道(佛法)来断除烦恼。道(佛法)为“能对治”,烦恼为“所对治”。这种翻译啰哩啰嗦,我很不喜欢。我更喜欢把对治翻译成“对境治心”,这里的境,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时刻的或好或坏的心境。
我现在不是没有烦恼,我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有时会短暂的困扰一下我。这时候我就会想起“对治”这个词,找出自己当下的心境和烦恼,用佛法对治一下,使得自己的心能够平静下来,这种训练多了,久而久之,再能够困扰我的问题就不多了。
当然,我是个愚钝而又笨拙的人,对境治心的功夫不是太好,这么多年来,左修右修,上修下修,日修夜修,也没有修炼到可以完全断除烦恼的境界。不过鲁钝之人有个好处,就是不急着要自己立即断除所有烦恼,只要求自己烦恼来时对境治心一下,除掉当下的烦恼就足够了。强求自己达到某种境界,也算是一种执着。
对境治心时,重要的是要内省。佛法是从古印度传来的,印度人是最有自省精神,最重视精神生活而轻视物质生活的一群人。我们对境治心时,首先要看的是自己存在的问题,诸如贪、嗔、痴、慢、疑等,自己若不起心,外界是侵入不到我们的精神世界的。正所谓篱牢犬不入,如果外界能够侵入我们的内心,一定是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内心的篱笆不足以挡住自外而入的犬。我们需要痛定思痛,把自己内心的篱笆修筑牢固,这样就不会再犯相同的第二个错误。
心若是强大到可以驾驭自我,使自我不为外界驾驭时,人就不容易在风波不息的外在世界中迷失自我。如果心还没有强大到这种程度,心中就一定还有弱点存在,应该把这些弱点克服掉,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更丰满。
对境治心时,我们要感谢那些给我们带来反思自我的机会的人,感谢那些让我们的心产生了“境”的人,在这个令人麻木的世界,另一个人无论是给我们的心造成了什么样的境,那都是我们和他们之间难得的缘分。普通人是在我们心中泛不起涟漪的。
人战胜他人不算什么本事,战胜自己的各种虚妄的心才是最难的。战胜自己,考验的是自己对境治心的功夫。一个人若能在一瞬间就能战胜自己的各种不良情绪乃至于根本就不产生任何不良情绪,能够让自己自始至终淡定从容,内不生乱,那他(她)的对境治心的能力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达到了这种境界,不但对自己,对自己身旁的人,都是极有好处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