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肿瘤按阳火阴毒论治思想探索

阳火阴毒思想发源于明代张景岳,成熟于清代王维德。这一医学流派的观点认为,肿瘤的阳证病因为火,阴证病因为毒,所以治疗阳证以清热为主,治疗阴证以阳和消融为主。尚有半阴半阳之证,则需要以中和之法进行治疗。从现实来看,肿瘤属于阳证的并不多见,多属于阴证或者半阴半阳证。

《难经 五十五难》对积聚(今日之腹部各种良恶性肿瘤或炎症性病变)有如下论述:“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实际上这里的聚是不属于肿瘤性疾病的,只有积才算是肿瘤性疾病,因为积的痛有固定的地方,符合腹部肿瘤疼痛固定不变的特点。聚的疼痛无固定地方,类似于游走性的神经痛。古人认为积这种病属于阴气,所以治疗时重在按阴证论治。

后张景岳在其著作《外科钤》中将肿瘤病因按照阴阳来辩证,王洪绪继承张景岳的这一思想,将肿瘤的阴阳辨证进一步细化,反对伤寒学派的循经论治,重视对患者进行阴阳虚实辩证,对属于阴证的患者一律以麻黄、炮姜、肉桂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药味,疗效卓著。王洪绪对肿瘤成因的认识非常深刻,临床经验丰富。所以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笔者经多年的临床摸索,认为中医外科对肿瘤成因的认识,以阴阳虚实为最主要,其余的所谓六经症状,皆属于细微末节的次要矛盾,真正的主要矛盾在于患者阴阳失衡,正虚邪实,需要扶正祛邪,调理阴阳。而且肿瘤患者中,多数属于阴证和半阴半阳者,时下中医界普遍应用的清热解毒治疗思想颇不适合肿瘤的治疗。这种清热解毒的思想,仅从现代药理学中,以对动物进行抗癌试验为依据,在临床上的疗效令人甚为遗憾,并不能解决肿瘤患者的根源性问题。笔者自己多采用对阴症治疗卓有奇效的阳和汤和治疗半阴半阳证为主的中和汤为主,治疗见效通常非常迅速。

于六经中寻找肿瘤的病因,多不可得其根源,但是从患者的阴阳和虚实失衡去寻找患者的病因,则多可以找到根本原因。中医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按照六经辨证论治,为治疗肿瘤的末,而非治疗肿瘤的本,按照阴阳虚实治疗肿瘤,是治疗肿瘤的根,这种治疗方法也许不能兼顾肿瘤患者的各种兼见症和并发症,但是却能从根源上将肿瘤患者的肿瘤消融掉,这种治法颇为类似现代医学的热疗。但是其治疗比热疗更优越,因为现代医学的热疗仅限于对患者肿瘤进行局部热疗,而中医的调理阴阳是全身性的。实际上肿瘤一旦发生,癌细胞就会在患者全身存在,单纯的局部热疗无济于事,仅限于解决一时性的问题。

调理阴阳为治本之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针对肿瘤的治标之法,攻击患者既成之肿瘤,是有希望把患者的肿瘤治好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