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施一公教授的一篇演讲稿

晨起,读施一公教授的一篇题为《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颇为感概。施一公教授在演讲中提及自己年轻时彷徨无依,直到三十多岁,人到中年后,突然繁华过尽,想沉下来研究一番学问,于是效仿他的几位老师,一周六十个小时的沉浸在研究之中,乐此不疲,努力二三十年,终于有所成就。

民国时期,中国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国难当头,颠沛流离,也是耽误了很多岁月,直到中年才开始进行研究,同样出了一批的学问大师。

蓦然回首,希望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正是我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今,我也是人到中年了,频繁的阅历生死之后,不觉得世俗的人生目标有多大的意义,但是也不愿意浪费此生的光阴和自己身上多多少少存在的一点才华,我也是时候回归书斋,好好的研究学问,好好的写点有分量的东西出来,不虚度此生。

虽然说这一目标并不比世俗的人生目标有意义多少,但是这符合我的性情,也是我多年以来的人生理想。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外面的风光已经不重要了。我可以穿着一身地摊上买来的衣服,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旧衣服穿十年仍然继续穿也无所谓,只求安安静静的在书斋里研究医术,研究学问,了此残生。

我已经愿意向我身边所有的人低头,承认我自己比他们无能和弱小,尽量减少人际交往,坚决不参与任何攀比饭局,只一门心思的闭门读书,离群索居,适当的做一点网络上的生意,全副精力用来研究医术和学问。

至于恩怨情仇,则全部放下,未来的日子里,就如弘一法师所说的“虽存若殁”,从周边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读书和与家人一起享受安宁的生活为乐,抚养下一代,为家中老人养老送终,除此之外,别无他求。而这点收入,赚来并不费力。之所以让我们疲于奔命的,难道真的仅仅只是生存需求吗?多数人之所以疲于奔命,恐怕更多的是为了虚荣。

一周六十小时的学习、工作和研究,对我来说,并非难事。甚至可以说,过去的这些年,我正是这样勤勉的坚持着。每天早上五点之前就起床了,多数时候是四点钟起床,大年初一都未必例外,挑灯读书两小时,天亮了出去散散步,回来做些工作,写写文章。只是过去的一些年,这平静的生活曾经一度被打破。

到我现在这个年龄,我既不指望一鸣惊人,亦不追求成就多大事业,只追求自己的爱好得到满足,能够在医学领域研究出点解决实际问题的东西来。虽然我没有施一公教授那么辉煌的过去,但是一直以来,也还是品学兼优的一个人。治学态度尚属诚实和严谨,多年来笔耕不辍,商业上的奋斗并未改变我的书生本色。因此,未来付出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努力去探索一些东西,应该或多或少,会对后人有点作用。

施一公教授说,所谓的天才靠的是天赋这样的话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古往今来,搞科学研究的和学术研究的,没有一个不是靠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努力,而取得研究成果的。学问不同于其他,并非会炒作,会噱头,就能比别人强点、多点。只有埋首书斋和实验室,整天和研究对象打交道,才能有所成就。

财富和地位固然好,但是若为得到它们而牺牲自己的性灵,这样的人生体验,算不上一种开心的人生体验。人生是否有意义呢?季羡林先生到了晚年的时候说,人生真没啥意义,正如杜甫的名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所描述的那样,古往今来,英雄豪杰,烟消云散了,江河仍然一如既往的在流淌。我们人类是渺小的,但是我们的人生体验却是真实的。

人生体验是好是坏,就如一句古话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体验与他人无关,只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有关。

如此而已,就这样吧。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