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教授(1922年-2019年)生前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张琪教授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均丰富,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有独到的建树。本文转载其用中医化浊饮的思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医案,供读者朋友参考。
患者赫某,男,65岁,2003年5月9日初次找张琪教授就诊,既往有5年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近半年出现纳差、恶心的症状,口中时时泛氨味,腹胀,便秘,舌干,苔黄腻,津少。血液检查显示血肌酐545umol/L,尿蛋白+++,尿素氮25.4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0mmol/L,血红蛋白100g/L.
张琪教授辨证认为患者属湿邪化热犯胃,拟以清热祛湿法治疗,初诊处方如下:醋炙大黄10g,黄芩10g,黄连10g,草果仁5g,藿香15g,苍术10g,紫苏10g,陈皮5g,半夏15g,生姜15g,茵陈15g,甘草10g。患者服上方10剂后,恶心、腹胀等症状均消除,大便日1-2次,成型。
二诊时,张琪教授认为初诊思路既已见效,不宜改弦更张,故只在初诊思路上略作微调。处方如下:醋炙大黄10g,黄芩10g,黄连10g,草果仁1g,藿香15g,苍术10g,紫苏10g,陈皮5g,半夏15g,生姜15g,茵陈15g,甘草10g,砂仁15g,熟地黄20g。
患者连续服药3个月后复诊,血肌酐与尿素氮显著下降,血肌酐已经下降至200umol/L,尿素氮10mmol/L,血红蛋白110g/L.患者反馈,纳可、精神和体力俱佳,舌苔也已转薄。
张琪教授的处方是以三黄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平胃散(由苍术、陈皮、厚朴、半夏、藿香、甘草组成)二方相合后加减药味组成的。三黄泻心汤清热化火,燥湿解毒,主治三焦火盛,邪热妄行症;平胃散燥湿健脾、和胃止呕,主治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的湿阻中焦症;草果仁、紫苏、砂仁等为芳香化湿药,有助力平胃散健脾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又能防三黄泻心汤苦寒伤胃;茵陈属利湿退黄之品,可辅助三黄泻心汤清热利湿;熟地则为滋补肾阴之品,利湿之药用久了,需防过度利水伤阴之弊,故以滋补肾阴的熟地稍作平衡。
张琪教授的这种组方思路充分展示了他的中医理论功底之深厚,其组方既非常有针对性,做到了有的放矢,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又充分顾及到各药之利弊,用药周到而平和。肾脏病的病因较为复杂,此患者的肾病已属慢性肾脏疾病,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均需要一个较长的治疗周期,治疗时既要考虑疗效,亦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所以处方用药极为不易。张琪教授的处方看似平常,但在细微处是很注意尺度的。
此外,张琪教授的这种治疗,使用醋炙大黄三个多月,而患者的身体非但没有受到损害,反而病情减轻。张琪教授的这份医案足以证明现在某些医生提出的慢性肾病不能用大黄之类的泻药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中医治病,“有是证,用是药”,不宜有太多的人云亦云的桎梏。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微信:zhouzhiyuan1979,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