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推出了AI智能回复功能,我第一时间就收到了使用该功能的邀请,我也开通了试试。但仅开通一天,就赶紧关闭了。原因无他,我自己测试,以及看了AI智能回复患者的咨询后,意识到AI智能回复还非常不成熟。尤其在医疗领域,AI的一些想当然的回复可能会给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非常大的误导,导致他们就医走弯路,所以在试用不到24小时后,我就关闭了该功能。
AI智能回复能够回答一些常见的问题,微信的AI智能体首先把我公众号里近2000篇文章都学习一遍,学习完后,它的回复与我本人的口吻相似度很高,但准确性就差多了。
比如我问他我的年龄,他回复说我35岁,这是因为我35岁时写的文章它读过,所以它就记得我35岁,实际上我已经46岁了。我问他我住在哪里,它也能回复我住在北京市海淀区,并且还能展开谈论一下我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兴趣,甚至还能介绍一下我的家庭简况。但当我问他我儿子多大时,他回答说11岁,这个数据当然也是因为我的文章中曾经出现过,实际上我儿子已经20岁了。我再问它肝癌和肺癌分别应该怎么治疗,它引用我的文章内容做出了非常不错的回复,不过这些回复都只是大概方向,无法精细化,更无法针对某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建议。
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很多问题,它无法很好的回复。今天有个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家属在后台通过智能助手咨询,我国哪些医院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比较有经验的时候,智能助手回答得就非常不专业,他只根据患者所在地随意推荐当地的几家医院,实际上这些医院基本上从未治疗过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家人要是按照智能助手回答的去操作,绝对会受到很大的误导。所以我在后台看到咨询人员和AI助手的对话后,赶紧及时地给咨询者发出了一些更专业的回复,以免误导了他们。
因为医疗实在是太特殊了,错误的或者有瑕疵的回答会让患者家庭遭受重大损失。所以在发现AI智能助手存在这样的问题后,我第一时间将其关闭了。我本来是希望借助它来减轻我的工作量,我设置完后甚至还准备发个朋友圈,让朋友圈的好友有常见问题时去公众号后台找AI智能助手咨询。但在发朋友圈之前,我谨慎了点,我想先试用一天看看,没有想到试用的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我选择了关闭。
可能AI再发展一段时间后,能够满足得了的我们这种个人的需求。但是在当下,尤其是在医疗领域,我觉得我们在使用AI帮自己减轻工作负担时,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AI需要我们投喂大量的数据,才能给出靠谱点的回复,但是个人始终不具备那样的投喂数据的能力。也许一些大的医疗集团去做这种工作更合适,我们使用AI查一些专业资料,辅助自己的研究是可以的,但让AI成为我们的咨询助手还须谨慎。
在医疗自媒体中,很少有人有我这么多的文章数据,我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目前已经写作的文章应有500万字以上,领域也相当集中。但即便原创内容如此丰富而且专注度很高的我,也无法给AI投喂足够其准确使用的数据,其他人应该更加做不到。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微信:zhouzhiyuan1979,微信公众号:zhouzhiyuan36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