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京城刮了一夜的大风,这阵大风把尘霾刮得无影无踪。今天上午北京阳光明媚,空气质量特别好。早上七点钟,我又开始起床,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了。体力已完全恢复,精神状态良好,休息了几天后,头脑既轻松又清醒。
我感冒的症状在三天前基本上就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我是个慢阻肺患者,我从上高一开始,便为慢阻肺折磨,最怕的就是重感冒。一场重感冒必定会诱发慢阻肺的复发,这是多年来屡试不爽的经验。但我对付慢阻肺也有丰富的经验,一旦感觉到自己有复发的迹象时,就会强制自己增加睡眠时间。
在感冒后出现咳痰不爽或呼吸不畅的症状后,我会整日整夜地卧床,一觉接着一觉的睡。通常,这样睡了两三天后,症状就会显著减轻。然后就可以一边工作或学习,一边继续增加睡眠时间——只要稍感困倦或略感胸闷,就放下手头的活儿,躺到床上睡觉。
如果运气好,这段时间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发生,我可以保持这种状态一到二周,我就能不用任何药物,成功的摆脱慢阻肺的复发。此后便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当然,对我们慢阻肺患者来说,其实更为重要的应该是预防感冒。
最近的一百多天,我几乎每天都学习和工作超过12小时。高强度的复习造成的身体透支让我丧失了过去的预防感冒的能力,所以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居然感冒了三次,最后的这一次还陷入重感冒状态。这使我意识到了,46岁真的不再是可以在体力上逞强的年纪。
不但在体力上不能逞强,在智力上其实也一样无法逞强。前段日子,我为了一道立体几何题想了半天,都没有想明白其解题思路,于是让我儿子帮我看看。孩子就花了十几秒钟做了三道辅助线,用求面积法三下五去二就解开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我要接受大脑从35岁后会进入不可逆转的衰退的这一基本的自然规律了。人要顺其自然和扬长避短,不同年龄段的人可以利用不同年龄段的优势,在自己更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自己不再擅长的领域,要善于学习使用新工具(比如AI),弥补自己的不足。
最近我在学习AI,不仅学习AI与医疗相关的部分,也学习AI其他的各种功能。我开始习惯了用AI学习各科零碎的知识点——AI辅助学习的功能也非常强大。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学习一下“柯西不等式”或“三角换元法”,只需要在AI学习的的对话框里说出自己的需求,要不了一分钟,AI便能生成一份非常专业的学习文档。详尽地向我们讲解“柯西不等式”或“三角换元法”的概念,并会举例讲解如何用“柯西不等式”或“三角换元法”来解决问题。
同样的,如果我想练习英语口语,我也可以找AI帮忙,自动与AI进行英语口语对话——效果并不亚于与专业外教对话,但却全程免费。让AI帮忙出一套专题试卷(如解不等式专题)或高考模拟试卷,AI可以在数分钟内就连着标准答案一起出出来。只要有AI和打印机,教辅资料已经无用武之地了。
自2022年11月30日,OpenAI公司发布ChatGPT以来,全球各国AI研究者的激情就像被瞬间点燃了一样。从那一天开始,AI一直处于一种爆炸式增长的状态。AI成了中美两国科技竞争的焦点,如果我们使用过AI,便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那么强烈的希望在AI方面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美国人甚至认为这次对AI技术封锁的计划比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还重要。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AI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出来的最具颠覆性的技术。
马斯克最近表示,2025年,AI将超过任何一个单个的人类的智力——也就说全球将没有人的智力可以达到AI的水平。在2027年到2028年,AI超越所有人类智力的可能性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到2030年,AI超越所有人类智力的概率几乎为100%。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AI当下的智力总体上来说是已经远远超越了我,只是在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上,AI还没有能力替代我。
当然,AI自身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知识产权问题是AI存在的最为严重的“原罪”之一。据说目前ChatGPT已读取了世界上全部的英文文献,我们国内的几个AI大模型(豆包、文小言、通义、Kimi)即便没有读取全部的中文文献,估计也差不太远了。AI将所有的这些文献吸收进去后,二次加工后生成的各种新的东西,其本质是对所有的著作权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非法掠夺,将来AI巨头们可能要面临这方面的法律纠纷。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为AI能吸纳如此巨量的文献资源并能将之综合运用而心生敬畏。人类的生命有限,脑容量有限,再怎么博学的人类学者也无法像AI那样渊博。所以,AI超越人类智力并非虚言,我在智力上已对AI甘拜下风。只是我也发现在写作方面和治疗晚期癌症和中风后遗症患者方面,我身上还有AI不能取代的东西在。早点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学会使用AI,将AI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避其锋芒而用其利,对我们这些在未来将不得不与AI共存的人类非常重要。你喜欢它也好,厌恶它也罢,它都来了,势不可挡地来了,所以还是早日接纳它并与它共存共生吧。
AI的第二个原罪就是它最终对人类的危害可能不会比核武器小,AI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AI会造就一部分人失业和再就业困难,而且,因为其吸纳的文献五花八门,鱼龙混杂,AI似乎也受到影响,出现了造假、杜撰以及教唆犯罪等问题。国外已有报道,在AI的教唆下,有心智不全者自杀或杀害他人的案例出现。
AI还有一个问题是,它似乎“看人下菜碟”——AI对专业人士的表现非常专业,对不专业人士的表现很业余。以AI医生为例,我这几天发现,专业医生与AI医生互动,能得到非常专业的诊疗建议。非专业人士与AI医生互动,却常常得不到太多有价值的东西。我刚接触AI医生感到非常震撼,然后发动身边的人去用AI医生,发现他们使用AI医生,AI医生要么拒绝为其提供诊疗意见,要么提供的诊疗意见含糊不清,要么给出的诊疗意见也不够准确。
我仔细比较后发现,问题就在于专业医生们对医学术语非常熟悉,与AI医生互动时,用词精准无误,AI医生也能精准无误的给出发应。未受过专业医学训练的人的描述模糊不清,在这种模糊不清的描述下,AI医生不知所措,无法给出有效的建议。但一般人掌握专业的医学术语又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起码需要三年以上的专业学习才可以,所以AI医生在非专业人士那里,效果会打折扣。
同样的还有专业的程序员用AI写的代码,其专业程度远高于对程序外行的普通人用AI写出来的代码,专业的视频制作者用AI制作出来的视频的水准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用AI制作出来的视频的水准。因为我们向AI输入的需求越是精确无误,AI能给出的答案就越专业,非专业人士在表达需求方面永远都会是外行。问题越复杂,表现越明显。
这究竟是AI尚未进化到理想状态时的一种状态,还是将来一直都会存在的一道鸿沟,还不好说。所以对于人类来说,即便有AI帮助,基础学习也始终都不能丢,毕竟,专业与非专业始终都存在差别。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生命,但却把生存的责任交到我们自己的手中。穿上功能最强大的跑鞋,也需要我们自己迈开脚步去跑,我们才能跑出自己的精彩来。所以,无论AI来了还是没来,我们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