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从一开始就论及人的精神卫生。
在该篇中,黄帝问其天师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岐伯又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期德全不危也。”
岐伯所提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一种顺应自然,饮食、起居均有节制,欲望不高的生活态度。不攀比,不贪婪,不嗜欲,不淫邪,不抑郁,无恐惧,无焦虑,心安志闲,人要做到以上这些,无论在哪个时代,心理都已经是处在最健康的状态了。
这样的人,再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很难生病,所以能长寿。用今天的话来说,这过的是一种极简而又愉悦的生活,秉承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已经超越了世俗,因而世俗世界也不容易影响到他们。人这种容易受群体影响的群居动物,要想做到这一步可真不容易。
正如法国哲学家勒庞所说,绝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很难从群体中脱离出来。一个真正能够从群体中脱离出来的人,才能够摆脱乌合之众的命运,独立自在的生活在人间。
《上古天真论》中,黄帝还说了一大段话。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气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黄帝在这里所提到的上古真人,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圣人,这种理想状态的上古真人,是完全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去生活的。黄帝相信这样的人能够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这当然是一种幻想,任何生物都有死去的那一天,人的自然寿命能够达到120岁就接近极限了,不可能无有终时。
更为现实的是皇帝所说的中古之时的至人、以及次之的圣人和再次之的贤人。至人离世俗社会很远,顺延天地之道,所以能延年益寿。圣人虽在世俗社会之中生活,但是节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产生嗔怒之心,行为顺延世俗,但内心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内心能够安宁、恬淡愉悦,也不过度劳累自己的身体,这样的人也能够活过百岁。而贤人则是一些顺延自然,遵循上古之道去生活的人,这样的人也能延年益寿。
世俗社会是一个大熔炉,跳进去了,不可避免地就要在这熔炉之中喜怒哀乐,产生各种过度极端的情绪。所以人远离世俗,适度孤独一些,可以减轻精神负担,也可以减少相当大一部分的欲望——因为人的绝大多数欲望是在世俗社会攀比中产生的,远离世俗之人的心理能够更健康,实际上,能够享受适度孤独的人烦恼确实会更少。
但这一定得把握好度,实践中,那些真正遗世独立者,内心未必是健康的。有许多发达国家的自杀率反而比发展中国家高,原因之一可能是在那样的社会里,人过于孤独了。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