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名医秦昌遇(字景明)及其侄孙秦之桢(字皇士)二人合力完成的一部中医著作,该书颇值一读。
秦昌遇为明代末年云间(今江苏省松江县)名医,据《松江府志》记载,秦景明生前尚著有《大力折衷》、《痘疹折衷》、《幼科折衷》、《幼科金针》等书,《症因脉治》为其晚年所著。
秦昌遇幼年多病,因此而立志学医,尤其擅长治疗儿科疾病,后亦精内科。从其留有《痘疹折衷》来看,秦昌遇治疗当时的传染病天花颇有经验。秦昌遇临床疗效卓著,在当地颇负盛名,求诊者门庭若市。
书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方能出真知。一个临床医生要有足够多的患者,才能积累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有所创见。丰富的患者资源给了秦昌遇深刻认识医学的机会,他的一些真知灼见,放到今天仍然颇有价值。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秦昌遇说:“执脉寻因、寻症,一时殊费揣摩;不若以症为首,然后寻因之所起,脉之所象,治之何宜,则病无遁情,而药亦不至于误用也。是以古人先重望、闻、问,而独后于切(脉)耳”。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如果医生凭号脉去判断病人的病因和病症,是一件很困难也很不靠谱的事情。不如以病人主诉的症状为主,去寻求病人的病因,以脉象为辅,判断病人应该如何治疗,这样就不至于用错药。所以古人最重视的是望诊、闻诊和问诊,而把切脉(号脉)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
他在书中还说:“用药之法,须寻实据之症固已。然有症脉相应,以脉用方,而为正治者;亦有症象分明,脉象模糊,难于依脉立方,而必随症施治者。”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用药治病,一定要有确切的依据。有些病症状和脉象相符合,这个时候凭脉用药,是为正治;但有时候症状明显,脉象模糊,很难以脉立方,则必须以症状为判断依据。实际上,秦昌遇所主张的就是不管脉象和症状是否相符,都应以症状为主来判断如何用药,脉象并不重要。
只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说出这样的话,秦昌遇将这本书取名为《症因脉治》,首重症状,次重病因,将脉诊列为最次,他这样的说法在今天仍然算得上是振聋发聩的见识。
秦昌遇实际上紧紧抓住了中医临床的本质——对症用药。他这样做就脱离了空谈,谨守了另一位临床大师张仲景提倡的“有是证,用是药”(有什么样的症状,用什么样的药)的临床原则。症状是客观和可靠的用药依据,如果一个临床医生毕生都能以症状为主,不尚空谈,学习时把重点放在记忆药物与方剂的适应症,而非按照玄而又玄的推理来判断如何用药,那他临床治病的水平自能不俗。
我在从事了多年的临床实践后再来看秦昌遇的这本书,颇有得遇知音之感。古人云歧途亡羊,中医临床时,处方用药的依据如果太过虚无缥缈和复杂,则实际上每次给病人用药都是一种冒险,既是拿医生的信誉和职业生命冒险,也是拿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冒险。坚定原则,依症用药,有效率就能大幅提升。医学的生命在临床疗效,临床治病无效,理论再如何雄辩,亦不过纸上谈兵而已。
正因为秦昌遇抓住了医学的本质,所以他也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医界前辈们的错误。他在“论《医宗必读》症因差误治法不合”一文中指出李士材错误的把夏秋季节的痢疾当做脾虚肾虚来治疗,皆因李士材泥古不化,罔顾事实。
所以他提出夏秋季节的痢疾应被当做湿热症,用苦寒之药(黄连、黄芩、黄柏之类)来治疗。我们今天知道夏秋季节的腹泻和痢疾多是因为感染了细菌所致,而非部分古中医所说的脾虚和肾虚,治疗应以抗生素治疗。而中医治疗腹泻和痢疾的苦寒药黄连、黄柏等药的主要成分正是今天我们用的黄连素。
秦昌遇的这本书,按照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都是一些硬货。他重在记述什么病出现什么症状,应该用什么方法治疗,很少空谈和玄谈。而且他穷其一生的经验,将临床中常见症状系统的罗列出来,每种症状用何种方法治疗都有说明,症状变化,治法亦有变化,这样的书需要呕心沥血才能写出来。
秦昌遇自己写成了这部书后,还担心自己“年迈体衰,恐多纰漏,未敢授梓传世,待后之贤者,详定而行可也”。这话的意思是说,他担心自己年迈体衰时写出来的书有纰漏,所以不敢贸然刊印其著作。他希望今后有贤者可以审阅他的著作,纠正他的错误,这样才可以刊印传世。秦昌遇治学态度严谨到这种程度,真令今天的许多学者汗颜。
我经常去国家图书馆看书,看到许多书真的就是昙花一现,出版后几年就湮没无闻。原因无他,作者纯属凑字数写出来的东西,读者是不认可的。作者凝聚一生心血写出来的书,才能成为传世之作,因为这样的书的价值很大。
《症因脉治》不仅耗尽了秦昌遇的心血,也耗掉了他侄孙秦之桢的大量心血。秦之桢也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言,他在这篇序言中说到自己为了整理出版他伯祖的这本书,“遂乃屏绝应酬,潜心纂述”,在其伯祖著作的基础上,又“复穷搜博览,阐明而损益之”(康熙四十三年翰林院编修沈宗语)。正因为祖孙两代人都能如此求实和沉潜,《症因脉治》才有很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常有读者问我写了这么多文章,为什么不整理成书出版了。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说明一下,我不出书,只是因为深知自己要想写出真正有传世价值的书,还得有更多的沉淀,要用一生的心血去千锤百炼才有能力写出这样的书。为了名利而出一本几年就没人肯去翻阅的文字垃圾,又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