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散在中医古籍(如《医方考》《儒门事亲》《外科理例》等)中屡有记载,是一张养血润肠,通便泻火的经典名方,方由川芎、当归、芍药、地黄、芒硝、大黄、炙甘草各等分组成,水煎,饭前服。
本方主治疮疡患者热结肠胃而阴血亏耗,症见肿痛发热,口干舌燥,胸腹胀满,大便干燥,神疲乏力。
本方是由中医的两张经典名方组合而成,其一为理血剂四物汤(川芎、当归、芍药、地黄),其二为调胃承气汤。
四物汤治血虚、血热与血瘀。治疗血虚时,地黄用熟地黄,芍药用白芍;治疗血热与血瘀时,地黄用生地黄,芍药用赤芍;便秘严重者,无论血虚还是血瘀,地黄均用生地黄,因为生地黄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调胃承气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阳明病肠胃燥热证的代表方剂,症见大便不通,肠梗阻,口干舌燥,蒸蒸发热,腹中胀满,烦躁谵语,舌黄腻,脉滑数,发斑吐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伤寒论》中三张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中,调胃承气汤泻下之力最缓,其以泻热为主。调胃承气汤证的患者腹虽胀满,应不如承气汤证严重。
四物汤和调胃承气汤组成合方,就成了一张兼顾扶正与祛邪,标本并治的方剂,本方适合骨折、脑血管意外、感染后期与晚期癌症患者既有肿痛发热,又有口干舌燥和便秘等症状时应用。原方的用量是各药均用五分,基本上约等于现在的2-3克,也就是说每味药用2-3克,水煎,饭前服。
这里的大黄需要后下,在其他药煎熬好后,加入大黄,再煎3-5分钟即可,大黄煎的时间长了,其有效成分会被破坏。芒硝是不用煎的,可以在各药煎好后,把芒硝放入汤液中直接溶解。以上用量为一顿用量,非一日用量。
本方服用一次后,应观察八小时,看患者大便是否已通,如大便已通畅,则下次使用时不宜再加大黄、芒硝和炙甘草,因为用泻药过度,容易导致患者腹泻。八小时后如果患者仍然不能大便,则各药可加量,每次加量时可加一倍的量,用完后观察八个小时左右,如不能通便,可继续加量。
笔者为一顽固便秘的患者治疗时,大黄和芒硝的量曾经逐渐加大至30克,少于30克该患者便不能大便,用到30克倒也没有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患者,大黄用量大于10克即有腹泻的危险,所以应该循序渐进的加量,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