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的中医治则

肺水肿多见于慢性肺病(如肺癌、间质性肺炎、慢性气管炎、哮喘等)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慢性肺病的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肺水肿常会引起咳嗽、痰多、喘鸣、肿胀等四大主症,并可能诱发胸闷、胸痛、肩痛、无法平卧等见症。

此病的治疗多以利尿剂来消除水肿,但利尿剂用多了后,就会出现量效反比的现象,病人刚开始时用药有效,其后则非但无效,反而会加重机体虚弱。

肺水肿在中医属于肿胀病,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这种病有非常精确的论述:“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为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气不化精而水泛,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所以治疗肺水肿,要在健脾、益肾和宣肺三者并行,不可单纯的见水治水。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多方剂可用来治疗肺水肿,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真武汤、麻黄汤等,这些都是治水饮病的经典名方。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以上方剂虽能奏效一时,却也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的疗效。所以组方治疗肺水肿,需要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中医的健脾利水药,如黄芪、茯苓、猪苓、白术、防己、车前子、薏苡仁、葫芦、苍术、莱菔子等,在缓解肺水肿的急性症状(如胸闷和咳喘等)方面,能发挥到一定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发现,这些利水药可以减轻动静脉的阻力,使静脉回流畅通,降低肺动脉高压,所以患者的水肿、咳喘、胸闷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能得到缓解。在急性发作期,如以中医健脾药与利水的西药同用,效果更迅速。

但健脾容易伐肾,利水过多伤正气,利水的中西药用多了,容易导致患者正气受损,神疲体倦,萎靡不振。所以中医在健脾利水的同时,也应补益患者的肾精。偏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和二至丸等补肾阴,偏阳虚者,用桂附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肾阴虚者多虚火上炎,心烦失眠,口干舌燥;肾阳虚者多畏寒肢冷,不欲饮水,小便清长,舌苔水滑。

对肺水肿患者而言,适度使用宣肺平喘之品,如炙麻黄、紫苏、桑白皮、杏仁等,有事半功倍之效。有些患者尚有表不解的情况,如发热畏寒等,则又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加上解表的桂枝、麻黄、香薷、连翘、薄荷之属。肺水肿患者用宣肺平喘药时,麻黄和香薷的量宜略大,且应久煎。若患者痰多咳嗽,尚应加入止咳化痰之品,如陈皮、竹茹、半夏、紫菀、款冬花、桔梗、贝母、甘草等。

慢性病患者的病程长,存在久病必虚和久病必瘀的现象,所以治疗肺水肿患者,尚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去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虚弱和血瘀的情况。若正气虚弱,酌情加党参、人参、西洋参、麦冬、五味子、菟丝子、沙苑子、墨旱莲、女贞子、枸杞子等。如患者存在血瘀的情况(通常表现为唇舌颜色偏深),则应酌情加丹参、赤芍、川芎等活血化瘀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

急性发作期过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戒烟戒酒,风寒,多锻炼,作息也要规律,慎勿熬夜。肺水肿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很容易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由呼吸道或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诱发肺水肿。

为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医者也应考虑在急性症状缓解后,用归脾丸、九转黄精膏、生脉饮等为患者做一段时间的善后治疗。并根据患者所居地的气候变化,在每年季节变换期间预先为患者做一些提升免疫力的预防性治疗。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