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压力和稳定情绪的能力对健康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酒,心理健康。前三项容易操作,因为其标准很观,但最后一项心理健康就不太容易把握。

世卫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为:.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一个心理健康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的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世卫组织的这个心理健康标准并非毫无争议,这是参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制定的一种心理范式,很西方化,有基督教新教主义的影子。其实在不同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人,其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完全一样,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了这一点。

重视整体观的东方人和重视分析的西方人不但在思维方式上不一样,对幸福生活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东方人可能更认可陶渊明和苏东坡式的豁达自在和顺应天然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会把生活目标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看得多重。

在萨摩亚等太平洋岛国,父母教育子女有一个传统,他们总是喜欢把小孩逗兴奋后,再突然让他们情绪低落下来,让他们认识到所有的欢喜最后都会是一场空。这些孩子从小就接受了低欲望训练,长大后反而不容易因为生活遭遇挫折而产生失落情绪,幸福指数很高。

佛教常讲四大皆空,在佛教信仰盛行的地方,人们也是以低欲望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像笃信上座部佛教的斯里兰卡这样的地方,国民未必重视理想和事业,但是他们信仰虔诚,虽然国民并不富裕,但斯里兰卡却是全球幸福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发达国家瑞士却是全球抑郁症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好制定,我们应该放宽心理健康的标准。否则的话许多人对号入座后,会发现自己心理不健康。一些本来活得好好的人,反而会因为发现自己与这种西方范式心理不相符而惴惴不安,滋生苦恼。

生理学教科书告诉我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内稳态是人的四大基本特征,这四者是一个整体,共同维系我们的健康。其中兴奋性、适应性和内稳态和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

人如果缺乏兴奋性,生活将会是消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神经系统的负荷就很大,容易崩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性越强的人生存能力越强,人的适应性是大脑和身体协调发展的结果。内稳态则是维护我们生命的关键,过与不及两种状态都会导致身心生病,只有处于中间状态才能让我们的身心健康。从生理指标来说,无论是体温、人体ph值,还是胆固醇或血糖指标,亦或各种激素水平,都宜处于中间值而非过高或过低,否则的话人就无法保持稳定的状态。人的心理也如此,只有当我们大脑各分区协调一致,本能、情绪和理性互不冲突,我们才不至于生活在紧张不安之中,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中国中庸哲学的影子。

所以我认为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人管控压力和稳定情绪的能力对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能够管控好自己的压力,让其成为可承受的压力而非毒性压力,并且能够稳定我们的情绪,避免出现过激情绪,则我们的心理就是健康的。这样我们就能够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内稳态,不至于因为压力和不良情绪而过度消耗自己的生命。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我们管控压力和稳定情绪的能力呢?

这首先要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大致分为五个:幼儿期、青春期、婚恋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我们在幼儿期和青春期的成长环境对我们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在婚恋期、中年期和老年期遭遇的种种身心疾病和生活问题,基本上都能在幼儿期和青春期找到根源。不过这也是一种范式思维,它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寻找病因,但是一旦把它教条化了,就很容易犯错误。疾病的病因非常复杂,不能单纯的靠一种范式思维来判断。​比如病毒侵犯神经,肿瘤造成精神压力都会导致一个人郁郁寡欢,这些就与幼儿期和青春期经历无关。

幼儿期和青春期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生命早期,大多数的表观遗传改变都是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活习惯和成长环境将会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比如我们在生命早期就养成的吃腌制食品的习惯,会导致我们成年后更容易罹患胃癌和鼻咽癌等癌症。我们在生命早期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和妥善的照顾,我们一生就会缺乏安全感,出现许多心理疾病。

所以医学上有一种说法,遗传基因并非我们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遗传基因只是一把上了子弹的枪,扣动扳机的是后天环境。如果后天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即便我们携带了某种容易罹患疾病的遗传基因,我们也可以终生健康,因为后天环境诱发的有益身心健康的表观遗传改变可以让那些易感疾病的先天基因失去表达的机会。

我们很难改变先天基因,但是后天环境却是人可以决定的。孟母三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孩子成长环境对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海明威和丘吉尔都是抑郁症患者,海明威自杀了,丘吉尔活到了九十多岁,其区别可能就在于丘吉尔幼儿时的一个保姆。这个没有生育孩子的保姆给了丘吉尔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份关爱令丘吉尔终生难忘,所以他虽然一直深受抑郁症折磨,但是自己却总能想出摆脱抑郁症的办法来。当然这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并不见得是最合理的解释。丘吉尔和海明威的父亲也都是抑郁症患者,丘吉尔的父亲没有自杀,海明威的父亲虽然是个医生但是却选择了自杀,他们先天的基因可能也是在自杀这个问题上的影响因素之一。

我们生而需要关爱,前不久有个叫刘学州的寻亲少年自杀身亡后,我们从新闻中知道他一直在服用抗抑郁药。他从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养父母又早亡,所以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从小就缺乏关爱,没有安全感。这是典型的后天环境造成的心理不能健全发展的悲剧,许多人一辈子都在治疗幼儿期因为缺失关爱而造成的伤害。

父母对儿女天然的爱是一个人的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一个人在幼儿期得到了充足而合理的爱,一辈子都不会有太大的心理问题。那些有爱心的家庭收养的儿童在这方面与普通的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么什么样的爱是充足而合理的呢?怎样育儿才不至于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呢?为什么现代人非常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但是现代孩子的心理却越来越脆弱,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常见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呢?

我们很难给合理的关爱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像我们很难去解释为什么一辆完好无损的车可以在马路上奔驰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何种关爱是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因为我们在那些身心不健康的孩子和成人的身上找到了他们成长时的一些特殊经历——这就像一辆车突然不能开动,我们找到了他们某个零部件出了问题,然后就知道这个零部件在驾驶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一样。

父母溺爱孩子或对孩子的情感表达缺乏及时的响应、过度保护或保护不足、过度管制或过度放纵、很少沟通或唠叨不停、父母焦虑或抑郁、父母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这些都能导致子女的心理扭曲。焦虑的中产阶级的孩子长大后焦虑感最强,过度贫困家庭的孩子缺乏自信,骄纵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有暴力倾向,在唠叨中长大的孩子成人后容易出现强迫症倾向,从小就在各种培训班训练各项能力的孩子长大后对生活厌倦透顶。

我们从这些失败者的身上可以找到一些规律:幼儿需要父母在紧急情况时的帮助,但是却讨厌父母无时无刻的干涉;幼儿需要得到肯定回应,但父母对子女的护短行为让他们终生都难有自知之明;幼儿需要娱乐,但适度的匮乏和无聊对他们也很有好处;幼儿的大脑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时不时的处于静默状态,不能一直在快速运转,他们可以在偶尔的发呆和无所事事中让自己的本能、情感和理智互相妥协。所以那些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让孩子的生活充满了计划表的父母最终将会收获一个了无生趣的孩子。

青春期是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一个阶段,青春期仍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人在青春期的一个特点是对父母不再认可,在幼儿期被父母管制得非常严厉的孩子在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最强的。有些孩子会自杀——当然有些聪明的孩子则是故意以自杀相威胁,逼迫父母对他们让步。

在青春期后期人的智力水平对学习能力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一批在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学霸到了青春期后期的高中阶段成绩一路滑坡,而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孩子却在高中阶段一鸣惊人。人在青春期后期如果能够遇到一个令他们信服的好老师,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可思议的影响。因为在青春期后期,家长对孩子们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力,此时老师的引导非常关键。中国人尊师重道不是没有缘由的,我们过去立“天地君亲师”的牌位,那是因为老师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尤其是在青春期后期。

青春期是人的大脑皮质发育最快的阶段,如果在这段时间得到了老师正确的引导,人可以修正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许多错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得到全面的发展。

过了幼儿期和青春期,一个人就已经基本定型了。成年后虽然会发生一些改变,但只不过是在幼儿期和青春期定下的这个模型的基础上使自己更丰盈而已。这不是说成年后无法改变自我,只是人在成年后如果要纠正自己的系列行为和思维习惯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成年后在遭遇重大疾病或事故后启动自省程序者能够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执迷不悟者则终生都难走出儿时阴影。

压力产生于低安全感和高欲望。母鸡照顾小鸡的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当小鸡受到威胁时,母鸡愤怒的叫唤并扇动翅膀,吓唬来犯者,护住小鸡;夜里或者白天气温过低时,母鸡会用自己的翅膀护住小鸡,帮它们抵御寒潮;其他时间母鸡则很少干涉小鸡,只是带着它们到处觅食和玩乐。

其实幼儿最需要的只有这些,如果父母在孩子受到侵害时能够保护他们,遭受竞争压力时能够抚慰他们,生活困苦时能够尽量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这些幼儿即便是在贫寒家庭中长大,也能很有安全感和自信。但如果父母被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无力回应或回应得很不耐烦,同时自己又有很强的名利欲望,并希望孩子不断努力好在长大后获得丰厚的名利回报,子女长大后多数会焦虑和抑郁,严重时就会发展为难以治愈的焦虑症和抑郁症。

不要害怕孩子们安静,安静的时刻是人的大脑在休息的时刻,我们甚至应该鼓励孩子们每天或定期给自己腾出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在这种时间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就只泡在阳光中发呆。我们的主脑区、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层在这样的时刻能和谐相处。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本能和理性不再冲突,适度无聊有助于一个人排泄压力和稳定情绪。

我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时还会逃课带着我班主任的儿子(一个虎头虎脑的五岁小孩)去油菜花地里发呆或捉蜜蜂玩,我在上高一的时候有时也会逃课,躺在学校猪圈的平台上晒着太阳眯缝着双眼享受这慵懒的时光,这种快乐我至今都记忆尤深。行文至此我才发现自己学生时代最快乐的记忆居然都与逃课有关,可见现代教育真是太枯燥,也太压抑了。

令人深感枯燥和压抑的当然也不止现代教育,现代化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现代生活不压抑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现代社会里会有那么多人罹患各种各样的身心疾病,以至于我们这些学医的有没完没了的工作要做。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需要有足够的无聊时间。我到现在每天早中晚还都会给自己腾出几分钟无聊时光,静坐在阳台上敲敲佛音钵,百无聊赖的发发呆,或者在骑行的中途找一片草地躺下来发发呆。这种日常的训练可以避免一个人进精神病院,如果你阅读了一些精神病学著作,你就会发现精神科医生会建议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学会静坐和冥想——这与发呆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人在没有患病之前就应该经常让大脑静默片刻,不要让自己的本能和理智总是激烈斗争,人的许多身心疾病都是本能和理智激烈斗争的结果。比如一个孩子老是控制不住的贪玩,这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但是他又惧怕父母,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本能,拼命学习各种各样父母认为将来可以给他们带来回报的知识和技能。其结果便是孩子的本能和理智无时无刻不在冲突,这种冲突会持续终生,让他们难以安宁。不但会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影响正常生活。

有些父母的教育理念让我觉得荒唐可笑,比如他们以今后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名义去让孩子学习音乐这种才艺,如果我们将来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临时再学一下,用来娱乐自己,不是更好吗?我就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学音乐的。为什么非得逼着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仍然去各种才艺班学这些?难道孩子们真的愿意把自己宝贵的时间花费在这上面?他们不需要和同伴玩乐吗?不需要自己的时间去处理一下自己想干的事情吗?不需要时间去发发呆放空一下大脑吗?为什么这些父母一定要等到他们的孩子在青春期或在人生遭遇挫折时精神崩溃才能醒悟过来呢?

管控压力和稳定情绪的能力其实不难培养起来,实际上这些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根本无需培养,只需要我们从小就给孩子们安全感并给他们让步,不要打扰他们自动自发的成长,孩子们就能自己学会管控压力和稳定情绪的技巧。成人后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管控不了压力,稳定不了情绪,才需要重新去培养管控压力和稳定情绪的能力。

留出专门的时间去倾听内心的需求,内心才不会被压力和情绪​击垮,这是管控压力和稳定情绪的终极法则。管控压力和稳定情绪的能力也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只要经常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让大脑的各个分区自己去和解,就不必担心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会不足。​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