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的抗癌作用和副作用

喜树是蓝果科旱莲木属的一种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其果实、根及根皮均可入药。喜树的果实和根及根皮中均含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等生物碱,从喜树分离的喜树碱类物质可以选择性的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表现出抗肿瘤作用。喜树碱类物质已经被制成化疗药物使用。

在民间,喜树果、喜树叶、喜树皮、喜树根及喜树根皮均被作为一种治疗疖肿和牛皮癣的特效药使用。喜树的各部分煎水外洗或者用其提取物和凡士林一起做成药膏外用,均可治疗牛皮癣、慢性湿疹、皮肤炎和皮肤疣等,喜树还有抗病毒作用,能抗疱疹病毒。有报道称喜树治疗牛皮癣的有效率可以高达76.62%,不过治疗时也有少数患者发生局部刺激反应,出现皮肤剧痒、灼痛或潮红等副作用,个别甚至皮肤糜烂,但停药后可以自行消退。

喜树在古代中医药文献中没有记载,仅在当代各地的地方药志和《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有记载。中医认为喜树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脾、胃、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喜树有广谱的抗癌作用,能够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白血病、鼻咽癌、膀胱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

喜树中所含的喜树碱和10-羟喜树碱是喜树抗癌的主要成分,但这二者的毒性都较大。小鼠一次腹腔注射喜树碱的LD50为68.4-83.6mg/kg,静脉注射喜树碱钠盐的LD50为57.3mg/kg,灌胃的LD50为153.2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8.81mg/kg。小鼠腹腔注射10-羟树碱的LD50为104mg/kg。

喜树碱和10-羟喜树碱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胃肠道和造血系统,多数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等反应,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对实验动物的肝、肾、胆囊等均有不良作用。喜树碱和10-羟喜树碱能增进患者的食欲,增加患者的体重。

现代临床中,主要将从喜树中提炼出的有效成分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作为注射剂,在化疗时给患者使用。但在民间,喜树果和喜树皮等是可以煎汤或研末内服的,喜树的根皮煎汤内服常用剂量为10-15g,喜树果煎汤内服时常用剂量为3-10g。喜树的内服剂量不宜过大,过量易中毒,但也有一些医生使用喜树果的量高达50-100g。

喜树在治疗转移性肝癌时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有临床报道显示,在联合方案中,用原发肿瘤化疗一线方案加羟基喜树碱10-20mg能明显的提升化疗的有效率。其中以增殖活跃的小细胞肺癌、肺低分化腺癌、乳腺癌的肝转移疗效最突出。

另有报道显示用喜树碱给18例无法手术及晚期的膀胱癌患者作介入栓塞治疗,17例患者的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瘤体缩小,患者血尿症状全部消失,只有1例患者无效。另外,羟基喜树碱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在复方中加入喜树果或喜树皮,能够提高抗癌的成功率。中医复方治疗癌症可以兼顾多个方面,在使用喜树果或喜树皮时,可以与扶正固本和保肝利胆、护胃护肾的中药同用。这样用药比单独使用喜树碱或10-羟基喜树碱更安全,也能增加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抗癌的疗效。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