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黄芪,抗击肿瘤,延年益寿

黄芪,亦名黄耆,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茎,是中医中最常用的补益气血之药。

早在《神农本草经》问世的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它抗癌益寿的作用,《神农本草经》将黄芪列为上品,认为黄芪“味甘,性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则记载“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瘕,瘰疠,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本草备要》记载黄芪能“生血、生肌,排脓内托”,是“疮痈圣药”。

黄芪是历代中医用得最多的中药之一,黄芪药性平和,中医认为其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黄芪也是现代药理学研究得最多的中药之一,现代药理学通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证实了黄芪有改善人体免疫系统、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改善造血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病毒、抗癌、抗肝损伤等作用。

黄芪的毒性很小,动物实验证实小鼠口服黄芪水煎液75g/kg无明显副作用,腹腔注射黄芪提取物,其LD50值为40g/kg。这意味着临床常见的黄芪用量根本不会产生副作用。笔者在治疗一例脸部肿瘤破溃的患者时,生黄芪单日用量为300g,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在将生黄芪、白芨和金银花三种药配伍使用后,该患者已经破溃流脓且生了蛆虫的肿瘤疮口,竟然敛口了。证明古人所说的黄芪有助敛疮收口的功效所言非虚。

从古文献来看,黄芪最大的功效是用来治疗肿瘤和溃疡类疾病,癥瘕、痈疽、败疮、瘰疠、鼠瘘、瘿赘等均属此类疾病,所以《本草备要》认为黄芪是“疮痈圣药”,黄芪是中医外科最常用的托毒排脓药。黄芪治疗疮痈,既有托毒排脓的作用,又有敛疮收口的作用。

现代药理实验证实黄芪防癌抗癌效果很好,在一项以3-甲基胆蒽碘油溶液诱发大鼠肺癌的动物实验中,肌注过黄芪注射液的大鼠的发癌率为16.28%,对照组的发癌率为51.52%,该实验显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癌症发病率。在对自发产生黑素素瘤的实验小鼠的动物实验中,注射过黄芪多糖的实验小鼠的生存期也可以从15.71天延长到21.57天,可见黄芪多糖有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的作用。对胃癌和卵巢癌引起的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实验也证实,黄芪多糖可以激活癌性腹水患者的淋巴细胞,激活后的淋巴细胞包绕在肿瘤细胞的周围,并最终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这种药理实验证实了黄芪对癌肿的抑制作用,也证实了我国古代的中医文献记载的黄芪有治疗“痈疽、瘰疠、瘿赘”类疾病的功效是正确的。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大家何任教授中年患癌后,长期坚持以黄芪和薏苡仁煮粥吃,何老直到九十多岁的高龄才去世,去世前身体健康,坚持出诊。

黄芪还有抗衰老作用,古代之所以用“黄耆”名之,是因为黄芪适合给老人(“耆”在古汉语中为老年人的意思)服用,能让老年人延年益寿。动物实验证实,黄芪抗氧化作用明显,而且还能增加免疫器官脾和胸腺的重量,所以它是中药中当之无愧的“胸腺肽”。

黄芪也是最好的补血药之一,黄芪能提升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提升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作用尤其明显,而且对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传统中医认为黄芪补气,或与黄芪的这一功效有关。血红蛋白负责运载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所以血红蛋白的提升,能够明显的改善人体缺氧的状态,使一个萎靡不振的病人变得神采奕奕。中医中著名的黄芪补血汤重用黄芪,轻用当归(黄芪用量是当归的五倍),过去多将之解释为欲脱之气应速补,实际上可能是古人发现重用黄芪后,患者贫血改善的速度更快,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补血的功效是直接的而非间接的。

黄芪也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笔者对身体虚弱的胸腹水患者,常常用大剂量的黄芪配伍其他的利水消肿药如茯苓、猪苓、车前子、葫芦等使用。在将黄芪用量提到60克以上时,患者的小便量明显增多,而且无水消后身体变虚弱之虞。

中医认为,凡属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之证,均可用黄芪治疗。所以举凡食少便溏、咳喘气粗、中气下陷、倦怠乏力、便血尿血、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均可以黄芪单用或配伍其他药物一起使用。笔者的师娘患哮喘多年,近年来笔者重用黄芪,并配伍当归、薏苡仁和黄精等药,做成丸剂,让其坚持服用,她的哮喘发作的频率大幅度下降。

很多癌症患者畏惧黄芪,更有甚者认为使用了西医的免疫治疗后不能再用黄芪,这些说法都缺乏大型的对照实验证据,纯属个别人的偏见。笔者临床中治疗癌症,在超过80%的患者的方剂中用了黄芪,均有益无害。一例接受PD-1治疗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笔者对其重用生黄芪后,非但未见副作用,而且还解决了患者的问题。目前该患者已经处于CR状态两年多,未见复发迹象。

只要合理的配伍,黄芪是可以延长大多数肿瘤患者的寿命的。除了肿瘤患者之外,各类其他的虚损性慢性病和老年病,也是黄芪的适应症。不过限于篇幅和笔者的研究范围,本文就不在其他方面作太多的介绍了。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