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读了《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一篇关于亲子关系如何同时促进父亲和孩子大脑发育的文章。那篇文章中提到,在父亲照料新生儿的时候,不但孩子的大脑会因为父亲的照料而发育,父亲的大脑也会再一次的发育成长。这项研究很有趣,但父子之间互相促进对方大脑的发育这种事情,是否仅限于父亲照料新生儿时期呢?我觉得未必。
这段时间我的孩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儿子正上高一,他身上发生的变化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我也不得不受其影响。
孩子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不但比以前好学了许多,而且意志力陡然增强。自动自发的学习,学习时很投入;为了控制体重,他能比我和他妈妈更好的控制自己的食欲,吃得相当节制。而且做任何事情不再是三分钟热血,而是很有毅力的在坚持着。
他突然变成了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他向我表明,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入北大数学系,一辈子研究数学。对高考,他没有任何plan B。根本不考虑考不到北大数学系的话,是不是可以选一个其他学校的数学系。他请求我在他没考上北大数学系时,在经济上支持他,允许他复读。为了考北大数学系,他可以接受最多三年的复读。如果复读三年,仍然与北大数学系无缘,他就死心了,承认自己不是那块料,选择一所能考进去的大学去学数学。
他小学和初中也曾立下目标,但是未曾努力,那时候的他很贪玩。但是这次立下目标后,他日夜不辍的学习,甚至主动上了学校的强基班。而且从他现在的进步势头来看,他是很有希望在首次高考就考进北大数学系的。
在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那时我也意志坚定,一往无前。但是过了那个年龄段后,就慢慢的沉寂下来了。
我儿子初二期末考试后,出现了青春期逆反现象。当时我有点不知所措,我向我的老师请教如何引导孩子。我的老师说,多给孩子买点名人传记看看。我于是买了许多的名人传记,我的孩子最喜欢读的是科学家的传记,我就把他感兴趣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数学家的传记买了不少,同时也买了许多科普著作供他阅读,他读得津津有味。
我自己在休息的时候,也会翻阅一下这些传记。看着看着,就觉得自己实在太渺小了。同样是人,那些天才的科学家和医学家们有那么多的突破性发现,我自己却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独创性的发现。真是觉得越活越惭愧,和他们比起来,自己太平庸了。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四十多岁了,人生最好的时光转瞬即逝,余生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出点成就来。或许对我来说,最难接受的事情莫过于虚度此生,一事无成。
我儿子雄心勃勃,想成为数学家。为了争取我的支持,他对我说,爸爸,想想你的儿子将来有一天如果真的成了数学家,不也是一件令你自豪的事情么?我回答说是,同时也非常佩服他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之前有,但是现在好像淡了许多。他对我说,他不会在乎研究数学需要忍受的清苦和枯燥,他愿意一辈子搞数学研究,他想在数学领域有所作为。
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也有雄心壮志。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医学上有创新性的成就,与此同时,我还有政治上的抱负,我希望自己能够为改变中国做点什么。这两个人生目标,我都还没实现,人却已经多少有点沉沦了。
看着孩子夜以继日的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着,我觉得很惭愧。其实我自己现在也不算老,虽然还没有取得出色的成就,但是也打下了一点学术基础,而且还很勤奋。在同仁中虽然算不得出类拔萃,但也不算太差,只要能够继续忍受枯燥和繁琐,完全有希望做出点突破性的成就来。那些改变人类历史的创新性发现,大多是一些科学家在枯燥的重复性观察、实验、统计、计算和思考中,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搞出来的。而且很多人的成就,要在他们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被世界认识到。
这些年我的心态多少有点消极,因为见多了死亡,我从心底里否定奋斗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从宏观的视角去看,人类的奋斗确实不一定像我们自己渲染的那么伟大。但是与其他的生活方式相比,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生活方式,仍然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孩子,我也变得积极起来了,涣散的注意力得到了凝聚,有了新的阅读和研究计划。儿子的学业完全不用我操心,从小到大我没有管过他,他也拒绝上培训班,但是他能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上来,这令我很省心和放心——我和我哥哥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人。我父母从来没有为我们兄弟俩的学习操过心,更遑论辅导我们功课。
多数人奋斗的结局会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人一样,每次出海都满载希望,归来时却很失落。但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正是在这种无畏失败的精神的支撑下,通过不断的奋斗而取得的吗?
我将与我儿子同行。不求青史留名,但求此生不虚度。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