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己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很重要

如何服药,应该由患者本人来掌握,而不是由医生来决定,起码在中药的用药问题上,应该遵循此规律。因为患者本人才是自己生命真正的守护神,只有患者自己最能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

我曾见过不少患者,找某个中医师开了药方后,就一年不间断的服用中药。其结果是很糟糕的,有些患者吃药吃到后来不但吃不下饭,连水都喝不下去。方子是好的,但是这样粗犷的服药方法,再好的药,也会对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所以我本人接诊患者的时候,经常叮嘱患者,服用药物的量和次数一定要量力而行。而且每服药3-5天,要休息1-2天。任何时候,都要记得,保住胃口,比吃药更重要。

如果感觉胃口受损,用药量就一定要往下减。汤药吃了胃不适,一天的药量,可以分成两天或者三天吃。成药如果服用后胃不适,单次用量要往下减。无法耐受汤药,可以要求医生开成药。无法耐受成药的患者,可以要求医生开汤剂或者将成药粉碎,用温水冲服。

如果医生开药很多怎么办?可以将不同的药,分成单双日服用。我个人开药多是多,但是经常就采用这种单双日分开服药的方法,所以患者每天服用的药物的量不多,对胃的损伤很小。某些药我让患者单日服用,某些药我让患者双日服用。一来可以减小各药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二来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据我所知,一些已故的中医名家也喜欢采用这种分单双日服药的方法。比如山西已故名老中医门纯德门老生前就经常给一些患者开A、B两张处方,A处方单日服用,B处方双日服用。已故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方鸣谦教授,对一些危重症患者开处方,也喜欢用这种方式。

重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的癌症患者,单纯靠一些简单的方剂,很难解决问题——当然,也确实有少量的患者服用一些简单的方剂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不过多数时候,是需要用较多的药物治疗的。即便是医圣张仲景,也有不得不大量用药的时候,经方中的鳖甲煎丸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那么这些患者在服药的时候,就尤其要注意技巧问题。如果是很多药开在同一张处方中,那么单日单次用量就要控制在患者身体可耐受的量上。如果是不同的成药,可以将各药分成不同的日期服用,每次服用量可以用到核定的,同时患者的身体又能耐受的最大量。

医生开医嘱时,也要灵活。我开成药,服用量总是开成一个范围值,而不是一个固定值。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药物耐受度也是不同的。患者可以在一个范围值内,循序渐进的增加用量,如果没有不适,可以增加到最大量。

另一方面,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我们要考虑到小剂量毒药的长期蓄积的毒性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有些患者,开始的一段时间服用某些药物没有副作用,服药时间长了,又有了副作用。

这个就需要医生叮嘱患者,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的反应,同时建议患者定期去医院检查一下肝肾功能。肝肾功能出现异常时,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对患者的肝肾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古代中医另有一种用药经验,也非常值得推荐。在使用一些药性较猛的丸剂时,会让患者从最小用量,逐渐加量,服用至便溏后,再减少到最小用量,再逐渐加量。这样小心翼翼的不断加量的办法,既可以保证用药的效果,又可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真正的实现了医疗安全有效的治病的目的。

另外李中梓治疗积聚类疾病(类似于今天的消化道肿瘤)时,另有一种经验,他用半个月左右的以毒攻毒和攻下类的药物后,停止使用以毒攻毒和攻下类药,后半个月他用一些补益类的药物调理患者的身体,等到患者正气恢复,他再用半个月左右的以毒攻毒和攻下类的药物。他用这种方法治疗生命垂危的重病人,也能有效。

李中梓的治疗方法,很像现在西医给患者做化疗的思路。化疗一般也是用几天的化疗药后,让患者的身体恢复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李中梓的治法,凸显了一个真正的临床大家的风范。

但是现在中医治疗癌症,住院治疗的患者很少。患者和医生的距离也很远,所以医生照护患者很难再像古代一样方便。过去的患者,大多数是就近就医,医生可以随时观察到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的调整用药方案。现在很多患者是慕名求医,有的患者看一次医生要千里迢迢的跑很远的路,就只能自己学习一些用药的技巧。

如果患者本人能够学习到李中梓的这种治疗思路,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将医生开的各种扶正药和祛邪药,择机使用。

我很反对患者家属向患者隐瞒其真实的病情,因为只有患者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真正的守护神。当患者知道自己真实的病情后,他们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之外,自己也能灵活的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随时调整用药方案,这对患者有利无弊。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