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被誉为中医群方之冠,是因为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同时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张方子。刘渡舟教授认为桂枝汤在外能调和营卫,在内能够调和气血,调和脾胃。桂枝汤中的五味药,是生活中常用的调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健胃作用。桂枝汤之所以有这么广泛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有调和阴阳的作用。
近年来,笔者本人颇喜欢用桂枝汤治疗肠胃病,并且发展出一系列的衍生方,用来治疗根源于肠胃病的一些变证,效果尚可。兹撰此文,介绍笔者用桂枝汤和桂枝汤加味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供方家指正。
桂枝汤的组方是: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3-5片,大枣3-5个(掰碎)。伤寒论原文: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一汉两相当于现在的15克左右,但是实际上在现代临床时,大多数医生是按照一两折合3克或5克来换算的,效果并不差,日本人用药时用量甚至更轻。
桂枝汤非常适合用来解决因为过用寒凉和生冷的食物或药物后,引起的脾胃不和、纳呆、大便不调、呃逆、胃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长期服药的患者,出现这类症状时,就很适合用桂枝汤来治疗。癌症患者无论是服用中药还是西药,只要服用的时间过长,均会不同程度的损伤脾胃,投以桂枝汤,多能解决脾胃问题。
笔者近期治疗内蒙古一肺癌患者,该患者长期服用笔者给予的小剂量的以毒攻毒的抗癌中药后,肿瘤虽然大幅度的缩小,但是也出现了食欲不振、胃口不佳、恶心反胃的现象。笔者开始时建议他使用归脾丸等健脾胃药,开的汤方中也使用焦三仙、鸡内金等健脾胃药,均效果欠佳。后笔者想了想,决定投以桂枝汤原方,仅服用了两天,患者的胃口恢复正常。
某患者化疗后食欲不振,求助于笔者,笔者也是直接投以桂枝汤,不到三日,食欲恢复如常,一并解决了患者的呃逆和大便稀溏的症状。
这可能是因为无论是用西药还是用中药,时间长了,都会对患者的脾胃造成损伤,其中以虚寒性的肠胃炎、胃溃疡为多见,桂枝汤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不过桂枝汤用于解表时,需要在服药完后服用热稀粥和盖被,辅助取汗,但在治疗脾胃病时,不需要这些辅助措施,因为没有表证,无需发汗,只要用桂枝汤和解阴阳,振奋脾阳之气即可。
《神农本草经》中说桂枝可以治疗咳逆上气、喉痹、结气,《伤寒论》中用桂枝加桂汤治疗逆气上冲的奔豚病。这说明桂枝有治疗气逆和气滞的作用,脾胃病是最容易引起气逆和气滞的症状的。现代临床中药学的教材多将桂枝归于解表药一类,致使桂枝的这些功效被忽视了
肠胃病,如果出现腹痛剧烈,则可以加大芍药的用量,白芍药止痛之功效非常明显,如患者剧痛需大剂量使用时,白芍可以用到60克或以上。
芍药甘草汤就是用芍药的止痛缓急的作用,现代中成药中的复方黄连素中也含有白芍,主要也是用到白芍的止痛之功。根据笔者的经验,腓肠肌引起的痉挛性疼痛,用白芍的效果很好,这大概就是传统中医所说的白芍的“柔肝止痛”的功效。
小建中汤是桂枝汤的一张衍生方,小建中汤中不但加入了缓急止痛的饴糖,还大剂量的使用了白芍,用治虚劳里急引起的腹痛,效果很好。但是对血糖过高的患者,小建中汤中的饴糖就不适宜,这时去掉饴糖,就成了桂枝加芍药汤,其功效也和小建中汤不相上下。
桂枝加葛根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入葛根这味药,葛根有两个功效,一是葛根可以“解肌”,现代药理学证实葛根有很好的舒张血管,解痉止痛的作用,所以桂枝加葛根汤可以用来治疗患者受了风寒后“项背强几几”(意即头项和肩背痉挛、转动不便、疼痛)的症状。二来葛根还可以止泻,所以桂枝加葛根汤也可以用来治疗虚寒性腹泻。
笔者曾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萎缩性胃炎,也有较好的效果。
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年来畏寒、肩背不适、腹泻,其腹泻达到了只要稍微吃了一点不合适的食物就忍不住腹泻的程度,多年来求助于中西医均无效。笔者给予桂枝加葛根汤七剂,服用五剂后彻底解除了他的这一问题。
一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也是多年来因为萎缩性胃炎而经常有痉挛不适感,纳差,情绪抑郁。前医多以疏肝解郁类的中药治疗,无效。患者亦被怀疑为抑郁症。但是在服用笔者给开的桂枝加葛根汤三剂后,症状大为缓解。
《伤寒论》中亦有桂枝加杏子厚朴汤,是桂枝汤加上杏仁和厚朴,用来治疗出现桂枝汤证,素有咳喘问题的患者。笔者将此方减去杏仁,变成桂枝加厚朴汤,用来治疗肠胃病引起的顽固性的腹胀纳呆,有一定的疗效。这一用药思路已经成为笔者用来治疗癌症患者腹胀纳呆的一个常用思路,笔者经常将桂枝加厚朴汤与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合用。
桂枝汤加茯苓,可以治疗胃有停水证。部分患者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自己胃内有振水音,这类患者多同时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的现象。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入健脾利水的茯苓,或再加少量白术,能够解决这类患者胃有停水的问题。但是白术这味药,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其肿胀,故如果单纯用茯苓即可解决,不必一定加白术。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