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者,超越而从中脱出也。人人生而受束缚,但是从本质上说却又没有几个人真的愿意受束缚,受束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人生选择。这种不得已有自觉的,亦有非自觉的。自觉的即是各种自律行为,非自觉的是在潜意识中已经被训练出来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我们根本无法超脱的是人体的基本需求,除非自杀和自然死亡,否则最低的生存需求是必须要满足的。有尝试超脱人体基本需求的,比如修炼辟谷者,这样的超脱最多也就超脱几天,若是一直超脱人体的基本需求,必定是会死于非命的。
如果我们还要选择苟活于世,那么真正要尝试的不是超脱肉体基本的需求,而是超脱非肉体需求造成的各种精神上的障碍和困惑,以及由这些障碍和困惑导致的各种给自己的人生增添负担的行为。
人是群居的动物,成长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会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的思想意识,并将之纳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思想意识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选择什么,与个人的人生遭际有关。
但是这个大千世界是多姿多态的,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往往会在与世界交互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我们习惯的称之为成长,或曰心灵成长、心智成长。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到四十岁左右,心智才能成熟,所以孔子说“四十不惑”,这与我们在人间所看到的事实基本相符。
意识是人精神痛苦的根源,叔本华说,人仅仅比动物多了一点点意识,但却因为这一点点意识滋生了无穷的精神痛苦。我们很少看到动物有厌生而自杀的,但是在人世间,却有很多人因为精神上的不堪重负而自杀,精神障碍所造成的医疗负担,已经跃为卫生领域最大的一笔开支。
人的思想意识包括各种认知、信仰和自身的种种情感和欲望,叔本华将之概括为直觉、知觉、情感和思维,人在现实中活着,精神领域出现的各种分崩离析的冲突,常常会导致一个人很烦恼和痛苦。人要想做到无烦恼、无痛苦,就需要从精神世界的种种束缚之中超脱出来,在精神上实现最大的自由。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活得快乐。
我们生活在群体之中,首先需要超脱的是群体的影响,我们天然的对群体存在一种畏惧的心理,哲学家罗素先生将之概括为“舆论恐惧症”,我们做什么,总是害怕受到舆论的批评和指责,无论我们所作所为是否与他人有关。我们习惯了取悦舆论而生存,习惯了取悦他人而生存,往往不得不因为此而经常无视自己内心的感受。
所以多数人活在一种被外界绑架的状态之中,在这种“舆论恐惧症”的影响下,或多或少,就像演员表演一样的活着。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舆论恐惧症来源于人类的合作生存模式,这种生存模式决定了,我们无法独立于群体之外,我们只有依赖他人才能获得全部的生存资料。农耕社会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一个人生活的独立性,因此农耕社会里的田园生活或者山林生活往往为活得很累的世人所向往。
但实际上,人在任何一种环境中,要想保持独立都并非难事,只要有自立的能力,在靠货币交换的世界,自己能自给自足,同时控制自己的欲望,最大程度的无求于人,人精神上的独立就能得以保证。
古人说,人若无求品自高,这个品高和不高非常的难以衡量,但是人若无求之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受束缚越来越少,无需靠表演和伪装来生存,也就可以活得越来越真实和诚恳,精神上的负担越来越少。
一个人要摆脱外界的束缚,需要自己内心强大。多数人是借助内心的各种与流俗对抗的思想意识来摆脱外界的束缚的,但是这种借力行为很容易造成另一种束缚,导致人最后会被自我内心的精神世界束缚。所以一些人虽然看似摆脱了外在世界的影响,却进入了自己的内心的牢笼。很多人需要依靠某种思想、信仰或人生理想来麻醉自己,来激励自我,否则的话,他们就活得百无聊赖。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但是最终亦不免滋生大量的烦恼和与外界的种种冲突,以至于有走火入魔者,有孤芳自赏者,有傲慢和偏执者。人还需要把自我的思想意识也超脱掉,才能够进入到一种既不受外界影响,亦不受自我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
但是若迷恋于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最终又不免受制于此种迷恋,难以达致圆融无碍的状态,这也是一种精神束缚。只是这种精神束缚很隐匿,对我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也很小。如果要更自由自在,我们需要继续从这种束缚中超脱,这就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否定之否定,亦如佛教《圆觉经》中所说的“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总的来说,人活在世上,不拘于物和不拘于人不难做到,不拘于己较难做到。人借助思想意识摆脱外物,然后又沦为思想意识的奴隶,是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火坑,只是自己浑然不觉。唯有从自己的思想意识中超脱出来,不但不受外界操控,亦不受自我内心操控,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然后连这种境界亦要超脱,达到无境界而又可包罗万象的境界,才可以说进入真正的自由世界,能够挥洒自如,放浪形骸,不受任何束缚,活得至情至性,真诚无惧,了无困惑。
所以一个人烦恼和痛苦最少的状态,就是知见最少甚至于无,却又不执着于这种知见最少甚至于无的状态。摆脱了外界的影响后,再摆脱自己知见的影响,最后达致无任何影响的状态。从外界中超脱出来,再超脱自己的内心,然后把这种超脱也超脱掉,达到无形迹可寻的状态,人的精神就可以彻底自由了。
在这种状态中,我们不再受外界的影响,也不再受自我的影响,无需依赖任何信仰,也不滋生丝毫烦恼,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浑朴天然。不忧不怖,无垢无净,寡欲少求,超脱尘世,而又能在尘世中有所作为。如此状态,堪谓真正的超脱。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