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常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一、大肠癌概述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尤其突出,在我国较发达的城市也日渐突出,大肠癌是典型的与营养过剩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癌症。全世界每年因大肠癌死亡的人数高达50万人,大肠癌已经在肿瘤死亡率中排行第三。

近二十多年的研究对结直肠癌的致病因素逐渐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约有1%-5%的结直肠肿瘤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腺瘤性息肉病。另外,许多环境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体重以及激素等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大部分结直肠癌都是从凉性的癌前病变(如腺瘤)发展而来的,彻底切除这些癌前病变能阻止癌的发生。过度肥胖、高脂肪饮食以及缺乏运动和吸烟者易患大肠癌。

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和食物纤维不足是大肠癌的主要发病原因,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刺激胆汁的分泌,肠道厌氧菌较多,能将胆酸分解成不饱和的多环烃,后者是致癌物质,加上这类饮食中纤维素少,大便在大肠中存留时间长,致癌物质浓度高,所以发生大肠癌的机会就多。现代研究证明,过多的适用煎炸食品也是导致大肠癌的一个原因。

大肠癌有明显的遗传学特性,约有20%-30%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大肠癌患者的家族成员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较大。

另外大肠息肉是可以恶变为大肠癌的,肠道慢性炎症超过十年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所以有肠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早检查。

大肠癌发现的时间较早的话,可以通过手术根治,但是若发现的时间较晚,就很难达到根治。

二、大肠癌的诊断

大肠癌的临床表现:

  1. 排便习惯与粪便形状改变: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
  2. 便血:肿瘤破溃出血,暗红或者鲜红,量一般不多,间歇出现。肿瘤位置较高时,血与大便相混则呈果酱样大便。
  3. 腹痛:多见于右侧大肠癌,表现为右侧钝痛,或者同时设计右上腹、中上腹等。
  4. 腹部肿块:常以有半结肠癌多见,初期推之可活动,侵及周围组织后多固定。
  5. 直肠肿块
  6. 全身状况:可有贫血、地热,多见于右侧大肠癌,晚期患者有进行性消瘦、恶病质、腹腔积液等。

大肠癌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粪便隐血检查:如隐血实验阳性,要区分是上消化道还是大肠出血

2.结肠镜检查:导光纤维结肠镜可达到回盲部及检查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肝曲、脾曲,可直观看到肿瘤形态、大笑、范围并钳取组织作活体组织病历检查,是确诊大肠癌最常用和最准确的方法。

3.X线钡剂灌肠:用钡剂加注气作X光线造影,可分别见到病变部位及形态,并能区别肿块型、溃疡型或侵润型,有助于诊断。

4.CT检查:可显示病变部位大肠肠壁变化、肿物大小及形态,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周围器官组织受侵情况及是否有肝脏、腹腔、盆腔转移,可为手术做参考。

5、直肠指诊:这是传统的直肠癌检查方法,简便直接,医生可以摸到肿物大小、侵润肠壁的情况和有无脓血等。

6、肿瘤标志物检查:目前常用的有癌胚抗原CEA检查,正常CEA值<5ng/ml,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常升高,CA199也常见升高,其正常值小于35U/ml,一般在手术后会下降到正常值。肿瘤标志物也常作为化疗效果或追随观察是否复发、转移的指标。

三 大肠癌的分期

(1)TNM分期

Tis:原位癌

T1:肿瘤侵及黏膜及黏膜下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侵及浆膜下或原发灶位于无浆膜层的结肠、直肠时,癌侵达结肠旁或直肠旁组织。

T4:肿瘤突破脏层腹膜或侵及邻近器官

N0:无淋巴结转移

N1:1-3个淋巴结转移

N2:4个或以上淋巴结转移

N3:沿血管主干分布的淋巴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存在远处转移

(2)临床分期

Dukes分期

0期:TisN0M0

I期:T1N0M0,T2N0M0

2期:T3-4N0M0

3期:T1-4N1-3M0

4期:任何任何NM1

大肠癌的中医分型:

1.脾虚湿热型:多见失于缺乏,腹胀面黄,气短乏力,便稀或里急后重等症状,舌苔黄腻,脉细数或沉细滑

2.湿热瘀毒型:腹痛拒按,腹中包块,便下脓血黏液,或里急后重,便稀。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数。

3.脾肾虚寒型:久泻久痢,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喜睡懒动,腹痛喜温,畏寒肢冷。舌苔白而无华,脉象沉细尺弱。

大肠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目前,大肠癌还是以手术、化疗和重要治疗为主,早期手术切除后用中药长期调理,可不用化疗。中晚期手术后服用中药同时须辅以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等,以尽量提高患者生存期和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各期的具体治疗综合方案大致如下:

1、0期和1期的大肠癌,单纯手术切除,术后长期以中药调理,一般不需要放化疗,如果病灶仅限于黏膜,根治性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接近80%。

2、2期和3期:以根治性手术治疗同时服用中药,并辅以术前术后放化疗。通过术前放化疗缩小流体,使淋巴转移瘤缩小或消失,可以减少癌性黏连,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及闭合脉管。尤其适用于2期和3期的直肠癌患者,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率。

3、4期的患者以放化疗和中药治疗为主,若原发灶和转移灶可切除者,可考虑进行姑息手术后再进行放化疗和中药治疗。但是如果患者年迈体衰,亦可以采用纯粹的中医药治疗。笔者曾见过已故的孔嗣伯大夫治疗的一位老年肠癌患者,仅用纯中药治疗,维持患者六年的生命,后患者于79岁去世。

发现较早的大肠癌患者,不建议单纯进行中医治疗,所冒风险太大。

下面笔者重点介绍一下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

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有两个要点,一是要分清患者属于那种类型的病症,二是要尽量采用一些对大肠癌确有疗效的抗癌中草药。

大肠癌在中医文献中属于肠蕈、积聚、脾积、脏毒、癓瘕、锁肛痔、肠风、肠癖等的范畴。古中医对肠癌的认识很早,早在《诸病源侯论》中旧有记载:“诊得脾积,脉浮大而长,一累累如桃李,腹满呕泻,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不得卧。清肠饮主之。”

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中对肠癌的记载:“多由饮食不节,醉饱无时,咨食肥腻….纵情酒色,不避严寒酷暑,或久坐湿地,恣意耽着,久不大便,遂至阴阳不和,关格壅塞,风热下冲乃生五痔。”

大肠是中医五脏六腑中的六腑,六腑是司传导之职的,六腑宜通,六腑如果“藏而不泻”,毒素就会积聚在体内,久而久之,形成脏毒。所以大肠疾病的治疗以通导积滞为主,大肠疾病患者平时的自我保养也应注意大便通畅的问题,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符合现代医学对大肠癌的病理分析。多数大肠癌患者都是生活方式不健康造成的,尤其现在城市居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吃得多,运动量少,很容易得大肠癌。而且这种惰性生活方式一旦形成习惯,还不易改正过来。有些患者甚至得了大肠癌后,仍然懒得运动,贪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一些患者家属也急于为患者补身体,给患者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这都是不利于大肠癌患者的康复的。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和专病专药治疗为主,现代患者多经过手术和放化疗,身体体质发生改变,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变通,没有固定的治疗办法。下面就根据患者的一般性症状对患者进行分型治疗思路介绍。

一、脾虚湿热型大肠癌

这类患者主要可见是与缺乏、腹胀面黄、气短乏力、大便稀溏或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或沉细滑。治疗原则是健脾理气,清热利湿。

处方:苍术、白术、茯苓、厚朴、黄柏、黄连、川楝子各10g,生薏苡仁15g,白英、龙葵、藤梨根、败酱草各20g,白头翁、延胡索各15g,便稀泄泻甚者,重用黄柏、苍白术、薏苡仁、茯苓,并加诃子、罂粟壳、猪苓;里急后重甚者,加用白芍、当归、木香;气短自汗者,加用生黄芪、党参等。

方解:这首方子出自《郁仁存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方中的苍术、白术、茯苓、厚朴、薏苡仁等均为健脾常用药,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均为广谱的抗菌药,现代药理学检测表明这类药物具有消炎抗菌作用,尤其对肠道炎症效果明显,黄连素和复方黄连素为治疗腹泻的常用药,薏苡仁和败酱草合用是肠道疾病的经典药对,川楝子和延胡索合用名为金铃子散,是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疼痛常用的名方,此方组方严谨,对肠癌患者引起的系列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二、湿热蕴结型大肠癌

处方:白头翁10g,秦皮10g,炒地榆15g,三七6g,鸦胆子1g,山药20g,白芍20g,黄芩15g,大黄6g,黄连6g,槐角15g,枳壳10g,当归10g,防风10g,槐花15g,生薏苡仁30g,苦参10g,广木香10g,肉桂5g,槟榔6g,甘草10g

方解:此方为张锡纯的通变白头翁汤(在经典名方白头翁方的基础上稍作改变而成的一张名方,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芍药汤(出自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方中白头翁、秦皮、炒地榆、黄芩、黄连、苦参、槐花清化湿热,清肠止痢,除积滞;当归、白芍除血痹,缓中散恶血;甘草和中缓急加强当归、白芍之力;槟榔、枳壳、木香行气消导;肉桂温中行气;鸦胆子凉血止血,化瘀生新,现已用于多种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注意内服用量不要超过2g;三七活血化瘀,止血去痛,应研成粉末分次冲服;山药健脾止泻,防风祛风散寒,祛湿止痛。诸药合用清热解毒,行气化瘀。对热毒壅塞、里急后重型肠癌患者很适用。

腹痛腹胀,大便溏泄,舌苔薄白者,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肿块增大,压迫疼痛者,选用软坚止痛类药物,如夏枯草15g,海蛤克15g,生牡蛎15g,土贝母15g,莪术15g,刘寄奴10g,或加延胡索10g,沉香10g,川楝子10g,花椒10g,细辛3g,荜拔5g。

另外大肠癌患者可考虑外坐洗药,或者用下方煎药灌肠治疗,直接用灌肠器将药物灌入患者肠道,药物不经胃部,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肠部位。

苦参30g,五倍子30g,枯矾20g,败酱草30g,黄柏15g,白鲜皮15g,蛇床子15g,煎水后,置于一大盆中,患者坐浴其中,每次半小时,每日1-2次,或者从患者肛门灌入,每日2次。

笔者曾经从一患者家属手中看到孔嗣伯老中医治疗某肠癌患者的处方,药量较轻,药味简单,基本以五味消毒饮为主,适度变化,药味很少超过12味,药量多6-12g,该患者未经任何西医治疗,既然也生存了六年之久,79岁时方因肿瘤进展,加上年迈体衰去世。

基本处方大致如下:金银花15g,野菊花6g,蒲公英6g,紫花地丁6g,紫背天葵子6g,马齿苋12g,败酱草6g,此处方思路也值得大肠癌患者借鉴。

三、寒湿凝滞型大肠癌

很多中医学者认为,大肠癌是寒证居多,所以辨证上偏向于认为大肠癌属于寒湿凝滞型,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理中丸为主组方,也有一些寒证患者用艾灸治疗有效,此前笔者曾转载过一篇《化脓灸治疗癌症的探索》,就是一位肠癌患者女儿以艾灸治疗其父亲的经历。读者可阅读该文参考。

寒湿凝滞型患者的几本症候为: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倦卧懒言,四肢厥冷,腰膝酸软,腹痛喜温,久泻久痢,肛门污浊,大便频繁失禁,五更泄泻,苔薄白,舌暗淡,有齿痕,脉细弱。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秉承温补脾肾,祛湿化浊的治疗原则,同时结合艾灸,温补阳气,很有辅助作用。

处方:太子参15g,干姜3g,白术10g,肉豆蔻10g,五味子10g,吴茱萸10g,补骨脂20g,大枣15个,生黄芪30g,薏苡仁30g,鸦胆子1g,防风10g,山药20g,诃子肉10g,苍术10g,焦山楂、焦槟榔各15g。里急后重者,加木香10g,熟大黄10g,石榴皮10g;泄泻不止者,加车前草15g,猪苓30g,瞿麦10g,泽泻15g,炒乌梅10g,石榴皮10g,诃子肉15g

另外,次类型的大肠癌多属于阴证,可参考本站中的阳和汤系列文章,在阳和汤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减化裁,处方治疗。

四、肝肾阴虚型大肠癌

这类大肠癌患者主要症候为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腰酸腿软,便秘带血,苔薄,舌红或光红无苔,脉细弦。治疗上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为主,可考虑用一贯煎和槐角丸加减

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0g,生地30g,熟地15g,砂仁(后下)6g,枸杞子30g,川楝子10g,槐角15g,地榆10g,枳壳10g,当归10g,防风10g,槐花15g,生薏苡仁30g,苦参10g,白及15g,金银花30g,马齿苋15g,败酱草15g。急躁易怒,尿赤者,加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

沙参、麦冬、当归、枸杞有自养肝肾的功效,加用砂仁、生薏苡仁芳香行气化浊,醒脾开胃,避免滋补药枯燥劫阴,川楝子疏肝理气,有助于肝气调达,槐角、槐花凉血清肝滋肾,除下焦湿热,祛风疗疮。白及、地榆收敛止血,苦参、金银花、马齿苋、败酱草清热解毒止痢,诸药合用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抗癌散结。

五、气血两亏型大肠癌

这类大肠癌患者一般多见于晚期,或者屡经放化疗、手术等治疗后元气大伤者,治疗上就要考虑补气养血,扶脾益肾。方药可考虑用十全大补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30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10g,太子参15g,白术10g,阿胶10g,生薏苡仁30g,甘草6g,肉桂6g,枸杞子30g,菟丝子10g,鸡血藤15g,槐花15g,槐角10g。形寒肢冷者,酌加鹿茸3g,仙灵脾10g

十全大补汤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补益,这类患者多已经处于终末期或者素来体质虚弱。

中成药中的平消片、消癌平篇对肠癌等肿瘤,也是有作用的。可考虑选用。

大肠癌患者还可以考虑用针灸疗法治疗,常用治疗穴位主要有以下这些:中极、关元、大肠俞、大椎、脾俞、肾俞、足三里、天枢。关元、大肠俞可用泻法针刺,脾俞、肾俞可用补法针刺。体虚者,可加足三里、三阴交、大椎补法针刺或用艾条艾灸治疗。

大肠癌常用的有效单方验方

1 新鲜猕猴桃生吃,每日0.5kg,连用数月,可治疗直肠癌及肛管癌。

2.鸦胆子乳剂或鸦胆子去壳,用桂圆肉或胶囊包吞,每包3粒,每次4包,日服3次

3.白花蛇舌草、仙茅各120g,水煎服,一日一剂,分2次服

4.苦参15g,红藤30g,大枣10枚,水煎服,日分2次服用

5.牛蒡子根研末,赤小豆散(当归、赤小豆、大黄、蒲公英各等份,研细末)7:3混合为细末,每次6g,日2次,温开水送服

大肠癌常用的中草药:

补益类:人参、党参、生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白术、冬虫夏草、茯苓、玉竹、天花粉

清热解毒类:白头翁、黄连、秦皮、黄柏、苦参、白英、龙葵、蛇莓、土茯苓、败酱草、薏苡仁、红藤、椿根皮、槐角、半枝莲、蒲公英等。实验研究证实,这类药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抗癌类:藤梨根、龙葵、白英、肿节风、凤尾草、莪术、菝葜、儿茶、大黄、大蒜、半枝莲、重楼等。

关于大肠癌的常见问题,请于此贴下面讨论和交流,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你的大肠癌病友或者慢性肠炎患者朋友们。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