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防三结合,做好慢病管理

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从本质上来说,基本都是不可治愈的。这意外着,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彻底康复,绝大多数的慢病患者要与其所患的慢性疾病共存一辈子。带病生存是人类的常态,无病生存反而是比较少见的现象。

我们人类是一个由几十亿细胞组成的多细胞生物,受遗传、环境和我们承受的各种压力、遭遇的各种意外的影响,我们身体内的细胞总有一些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部分出偏差的细胞可被修复,部分细胞的变化不可逆转,这就导致我们出现了古人所说的人吃五谷杂粮,不可避免的要生百病的情况。

与疾病共存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一旦生病,尤其是难治的重大疾病,我们的心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会因此悲观、慌乱、愤怒、抑郁、焦虑等情绪。我们需要调适我们自己的心理,使之尽快重新平衡,同时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接受疾病,学会与疾病共存,学会慢病管理,可显著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延长我们的寿命,并避免因为盲目求医而损失金钱。

我们需要了解慢性病,需要接受慢性病基本不可治愈的事实,树立慢病管理的理念。我在十五岁左右开始出现慢阻肺的症状,今年我46岁了,三十年过去了,我的慢阻肺并没有根治掉。最初,我曾到处求医问诊,甚至挂过几个院士的号,中西医都看过,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医生把我的病根治了。这种切身的经历让我知道,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实际作用都与普罗大众的期望值相距甚远。

我渐渐地接纳了慢阻肺是不可治愈的现实,并且学会了与慢阻肺共存。因为慢阻肺的存在,我知道我自己不能过度劳累,不能汲汲于名利,透支自己的身心,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无节制,需要规律作息,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到现在,我其实很感谢慢阻肺,它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头顶上,它让我成了一个很自律的人。自律带来的不只有慢阻肺的被控制,还有许多其他的好处。所以,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真是至理名言。

慢病虽然不可治愈,但是如果我们懂得如何预防它急性发作,它也不至于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很多罹患严重的慢性疾病(比如癌症)的患者都能活到很高寿。有些人带病生存的时间较长,是因为他们将医养防三结合,把慢病管理做得很好。

医疗可以帮助病人在疾病急性发作期缓解令人痛苦的症状,拯救生命,也能在病情缓解阶段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养和防则是患者本人在生活中自我节制,不妄作劳,不去触发疾病发作的按钮。

我为自己的疾病求医问诊多年,自己又学了很多年的医去帮助别人解决他们的问题。无论是求医问诊,还是帮助其他病人,我都深切地感受到医疗的局限性。人类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自身的慢性病,可能永远都只会是个幻想。因为人是生活在环境中的动物,不但受基因影响,也受环境影响,基因会不断地发生漂变,环境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在生命长河中,完全不可能不受这二者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坏的一面就是我们的致病之因。

慢病管理是生物适应变化和适应环境的智慧,在没有医疗的年代,我们靠的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智慧去与疾病共存。医学日益发达,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副作用。其中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人类对医学的过度迷信,放弃了掌控自己的健康和命运的主动权,陷入过度依赖医疗的境地。

而医疗实际上并不像普罗大众所期待的那样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的问题,一半以上的疾病医生们只能对症处理,无法根治。大多数医生会将这一真相告知患者或其家属,但总有一些人会利用患者或其家属急切的心理,从中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患者和患者家属尽早认清现实,接受现实,更理智地去面对疾病,不但能避免受到损失和伤害,也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

人都是要死亡的,疾病不是导致死亡的唯一因素,衰老和意外也会导致人死亡。而疾病并不一定会导致死亡,许多慢性疾病只是损害健康和寿命的若干因素之一,且其单独并不能发挥这种破坏作用,它往往需要与其他的一些扳机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导致人遭受痛苦或死亡。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那些扳机因素,来达到减轻疾病的破坏性的目的。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