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淋巴水肿是一种由淋巴液回流障碍导致淋巴液在皮下组织持续积聚,甚至会引起纤维组织增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现代患者的淋巴水肿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淋巴回流受阻病因多不明确,继发性淋巴水肿多由手术切除了淋巴组织所致,是许多肿瘤患者常见的手术后遗症。另外,妇女分娩、外伤等也可能会导致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休息或抬腿,可减轻症状,穿紧身裤亦可,但均不能根治。
中医因下肢淋巴水肿的症状而称之为大脚风、象皮腿,《潜斋医案》记载:“凡水乡农人,多患脚肿,俗名大脚风。”“此因伤络瘀凝,气血阻痹,风湿热杂合之邪袭入而不能出也。”《潜斋医案》中所记载的这种淋巴水肿,多因丝虫病感染引起。在水田较多之地,仍有不少农民患有此病。
该病初期,患者下肢皮肤紧崩,按之有压痕,继而皮厚、粗糙,下肢增粗变硬、状如象皮。传统中医认为该病多因寒湿之邪入侵,流连不去,日久化热,流注下肢,阻塞经络;或脾虚水停,痰湿内生,阻遏气机,经络阻塞不通,气血瘀滞不行所致。故常按阳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湿热下注证或痰瘀互结证论治。
下肢淋巴水肿应与腹水和盆腔积液引起的下肢水肿相鉴别,因为二者的症状有时很相似,但前者不存在腹水或盆腔积液问题,故亦不存在腹水或盆腔积液常会出现的腹胀、腹痛、二便不通的问题。癌症患者手术所致的淋巴回流受阻多较难治疗,但亦可用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肾病和心衰也会引起下肢水肿,症状与下肢淋巴水肿相似。但肾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血液中蛋白会显著下降;心衰患者会存在气促、乏力、心悸等症状,心电图检查也会出现异常。故二者易于被诊断出来。
临床医师给患者治疗下肢淋巴水肿时,应仔细排除以上几种严重的情况,不要耽误了病情。诊断准确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按不同证型分别论治。
1.阳虚水泛证
此类患者多存在面色黧黑、水滑舌、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兼见证,治疗应以真武汤为主,亦可用济生肾气丸治疗。
真武汤方:附子15g,白术12g,茯苓9g,白芍(血瘀者用赤芍)9g,人参6g。
济生肾气丸有成药出售,其名即为济生肾气丸,线下或线上药店均有出售。另外,同仁堂等中成药厂所制的含有车前子和牛膝的金匮肾气丸亦是按照济生肾气丸的配方所做。
2.脾虚湿阻证
此类患者下肢水肿明显,肿痛,压之凹陷难起,舌质淡胖,多存在齿痕舌,苔白腻,脉濡软无力,治宜健脾利湿为主,活血通络为辅。组方以归脾汤合参苓白术散为主,亦可用中成药归脾丸与参苓白术颗粒合用代替汤药。
参考方:生黄芪30g,人参6g(或党参15-30g),白术10g,茯苓10g,木香10g,厚朴10g,当归10g,龙眼肉6g,茯苓12g,酸枣仁10g,白扁豆10g,莲子肉15g,薏苡仁30g。腹泻便溏者加白头翁15g,秦皮6g;下肢水肿明显,血管曲张者,酌加牛膝10g,地龙15g,木瓜30g。
3.湿热下注证
此类患者下肢皮肤常伴随红肿热痛的症状,甚至会出现寒战、发热、骨节酸痛等兼见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可考虑以四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味治疗。
参考方:苍术10g,黄柏10g,怀牛膝15g,薏苡仁30g,萆薢15g,牡丹皮10g,车前草10g,益母草15g,泽兰10g,通草6g,蒲公英15g,地丁10g。
4.痰瘀互结证
痰瘀互结证多属水肿日久,致患侧肢体肿胀,增粗变硬,皮肤粗糙,状如象皮,部分患者还伴随慢性溃疡,溃疡久不愈合。严格说来,此类患者属痰、瘀、热互结证,且虚实夹杂,故治疗应考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补血、利湿消痰等治则并用。
参考方:生黄芪50-120g,白芨10-30g,金银花60-120g,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丹参10g,党参10-30g,黄精10-30g,地龙6-15g,地鳖虫10-15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
淋巴水肿通常疗程较长,长期服用汤药不现实,以上方剂如有效,均可粉碎后加赋形剂,制成丸剂服用。
作者网站:www.zhouzhiyuan.com,www.zhiyuanzhai.com,微信:zhouzhiyuan19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