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壳科植物槲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25m,多生长在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阳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槲树的皮呈锯齿状,果实呈卵形或宽卵形,直径约1.2-1.5cm。槲树的皮、果实仁和槲树的叶子都可入药。
槲树皮又称槲皮、槲木皮、赤龙皮、槲白皮,有解毒消肿、涩肠、止血的功效,主治疮痈肿痛、溃破不敛、瘰疬、痔疮、痢疾、肠风下血等。
古代医生多以槲皮治疗各种烂疮,如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记载,治附骨疽(化脓性骨髓炎),以槲皮烧末,饮服方寸匕(约一茶匙)。
附骨疽是一种严重的化脓性疾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感染引起,未及时治疗,会导致皮肤溃烂,形成窦道,侵入骨髓,故名附骨疽。槲皮可治疗此病,说明它有很好的抗菌消炎和止血敛疮作用。
晋代葛洪《肘后方》中有一方剂名赤龙皮汤,即是以槲皮(切)三升,水一斗,煮成五升。此方用于清洗疮口,清洗后再外敷各种膏药,治疗诸败烂疮、乳疮,此处乳疮应是指乳腺炎或乳腺肿瘤引起的乳房溃烂。这很像现代医院里给患者上药前,先用碘伏清洗一下疮口。说明古代医生已经发现槲树的皮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有很好的抗菌消炎和敛疮收口作用。
《圣惠方》中也记载了治疗产后乳头生小热疮(急性乳腺炎),搔之黄水出的方子:以槲树皮三升,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日二次,以洗乳房和疮口。这也是用槲树皮煎水做外科消毒的办法。《普济方》中也记载了槲树皮涂抹在患处,治疗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的方法。此病可能是顽固性湿疹,很难治疗。《医心方》中记载的治妇人阴臭(阴道炎),以槲皮一升,甘草二两,当归三两,水一斗煎取三升,去滓,洗阴道口。
《肘后方》中还记载了下部生疮的治疗方法,以槲皮和榉皮(榉树的皮)煮,汁如饴糖(粘稠状的麦芽糖)以导之。此处的“导之”究竟是怎样一种治疗方法,现在很难考证,可能是像现在的一些从肛门中塞入的药栓一样塞入肛门,当然,笔者的理解也可能有误。
这些说明此药在过去经常被人用来皮肤外科的各种疾病。
槲皮还可内服治疗淋巴结肿大,《圣惠方》记载,用槲白皮(切)三合,每次用一合,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渣温服。服完后人当吐恶物,如行走十里地还没吐,就接着再煎一合服用。宋代的一合,约合现在的100ml。这里的淋巴结肿大,应该是由感染引起的。此外,槲皮煎汤内服也能治疗腹泻菌痢。现代用槲树皮煎汤内服时,用量多为5-10g。
槲树的果仁也能入药,其功效主要为涩肠止泻,主治腹泻和痢疾等。《本草纲目》记载槲树的果仁可以“蒸煮作粉,涩肠止痢”,《现代实用中药》还记载槲树的果仁可以治疗小儿佝偻病。某些地方则以之治疗漆疮——一种由于油漆过敏引起的皮炎。
槲树的叶子有止血和通淋的作用,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痔血、血痢、小便淋痛等。《圣惠方》记载:“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用槲叶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古人如此用,说明槲树的叶子止血效果非常好。
《圣济总录》记载槲树叶干品捣罗为散,每次服用二钱币,以水一盏,煎五七沸,和渣温服,可以治疗吐血。《本草衍义》记载槲叶(微炙)与炒槐花按照2:1的比例,做成散剂,可以治疗肠风(便血)及血痔。
槲树叶也有较好的通小便作用,《普济方》和《圣惠方》中均记载了单味槲树叶治疗淋疾所致的小便不利和尿痛的方剂,此处的小便不利和尿痛当是由尿道炎所引起。
综合来看,槲树的皮、叶和果仁均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消炎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止血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外科疾病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