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葛洪写了一本医书,名字叫《肘后备急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正是受其启发,发明了青蒿素。葛洪的这本书中,有许多急救方,这些方子中收录的大多数是老百姓可以轻易找到的药材或食材。
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不经历新冠疫情,可能很难理解葛洪为什么这样做。但经历新冠疫情带来的医疗挤兑后,就很能理解了。在葛洪那个年代,因为交通和物流不发达,农村的老百姓很难到集市去买药。遇到急病,如果不能就近采药或采用一些不需要药材而且普通人就能操作的急救办法,他们就只有等死了。
一场疫情让我们面临着与葛洪那个时代的老百姓同样的窘境,许多人连一根温度计或一粒退烧药都买不到,中药店里的药材也被抢购一空。我一直不肯出任何治疗新冠的方剂,一是因为我用方剂治疗新冠患者的实践经验不够,随便出方剂对患者不负责任;二是很担心乱出的方剂传播开来,造成更多的人疯狂囤药,以至于真正需要用药的病人买不到药。我在这些日子里,遇到最多的是病人的药品供应不上的问题。无药可用,开任何方剂都无意义。
2020年初发生在武汉的医疗挤兑现象,如今在全国各地上演着,而且现在还不是最艰难的时刻。14亿人口大国,全民发病和全民囤药导致许多地方药店里的药物已经被一扫而空。
2020年初,我被迫采用各种不需要药材急救的办法,抢救我家乡的父老乡亲。那时候,很多病人家里甚至连姜葱蒜这样的食材都没有,更别说药品,我就只能想办法让他们用吹风机和家里的浴霸来治病。
今年,我又得再度用不需要药品的方法,帮助更多的病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在这样的年代当生命的守门员,有时候是颇为无力的。因为普通人的一般性症状还可处理,晚期癌症患者或者他们家的有一堆基础疾病的老年患属的各种复杂的问题,没有药是解决不了的。许多患者和患者家属这些日子去不了医院,就希望我能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发出过预警,要求慢性病患者提前储备他们日常用的抗癌药、降压药和降糖药之类的药品。当时我说过,到疫情高峰的时候,恐怕快递小哥都不够用。只是想不到,疫情发展的速度如此迅猛,许多人刚刚犹豫了几天,我所预警的这景象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就变成了现实。
我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发出过好几次预警,但那时因为种种原因,这类文章通过不了审核。所以只能发布在我自己的网站上,看到的人不多。只有少数从2019年岁末就对我的各种预警很敏感,同时也知道我的许多文章无法公开发布,经常光顾我的网站的熟人,才及时的做了些预备。如今有一部分人非常艰难,他们赖以维持生命的药物断了,所以他们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不用药物急救的办法终归是有限的,也就只能期望购药渠道尽快畅通起来。
超额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医务人员和在殡仪馆工作的人会对这种现象有最直观的印象。Omicron的致死率只有总人口的千分之一左右,其导致的医疗挤兑会造成其它类别的患者死亡,但总体来说这种死亡率也不会很高。社会公众可能不会有多大的感觉,因为他们身边的熟人中死亡的不会很多,但医务人员和殡仪馆工作人员还是会发现死亡的人数明显地比以前多。未来的一年是最难熬的一年,疫情会一波接着一波的来,年迈体弱者最危险,在每波疫情暂停之时,一有机会就应备足常用药。
由于长期和重症患者打交道,我对这个脆弱的人群有太深的了解,如今我也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照护这类患者上。因为其他人感染后虽然难受,但是只要找到了退烧的方法,就不至于死亡。而这些患者一旦发病,很容易出现有生命危险的并发症。
所以我希望风险小的患者不要占用我的时间和精力,不管你和我多熟,如果在这种时候抢占我本应用于救治重症患者生命的时间和精力,我可能都会把你从我的好友中删除掉,等疫情结束后再恢复。我也希望年轻人都能多关心一下家里的老人们,现在无论是城里的老人还是农村的老人,其实都活在惶恐不安之中,医疗挤兑导致他们特别缺乏安全感。
我父亲也七十多岁了,而且有冠心病和肺气肿,属于高危人群。12月15日他也被感染上了,出现了嗓子不适的症状。但他接种过疫苗(科兴灭活疫苗)并打了加强针,感染后及时地按照我的方法在喝热水,补充蛋白质,用姜葱水泡脚,用电炉烤火取暖,而且也没有慌乱的服用板蓝根和莲花清瘟胶囊之类的药物。所以他目前情况很好,嗓子不适了半天时间就基本好了,现在症状已近乎完全消失。如今每天我都会和他视频两三次,问候一下,聊上几句。
我岳母还没感染上,但是我每天也会和她联系,了解她现在的身体状况。老人们记性不好,有些事情要反复叮嘱,和老人沟通要温和有耐心。如果年轻人关心不够,家里的老人们常会在慌乱中滥用药物。这是许多老人症状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原因,年轻人要多叮嘱老人不要滥用药物。
在疫情高峰期,一部分人无药可用,一部分人则容易死于滥用药。白大褂和药物是人在生病时的救命稻草和安慰剂,许多老人一定要吃药才有安全感,甚至部分年轻人也是如此。这些人最后经常走向极端,大把大把的吃药,根本不顾忌肝肾负担,也不考虑会诱发耐药菌感染之类的更为严重的后患。
如果无办法可想时,可以不吃药,自限性疾病不吃药自己会好,只是会多难受几天而已。不吃药比吃错药要好多了,不吃药起码不会发生药源性死亡。许多死亡是我们阻止不了的,但另一些死亡则可避免。医者有阻止死亡发生的心愿,但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蒋捷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悲欢离合是无情的,人对命运的安排有时只能是无奈地接受。在做过各种努力后,阶前的雨还是要“点滴到天明”,我们也只能听从天意了,尽管离“天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佛家有言,因上尽力,果上随缘。这样的年代注定了要留下很多遗憾,尽力去做好我们能做的,然后一切顺其自然吧!
近期我所有的文章开放评论功能,供大家咨询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病情轻微者,请注意看各种回复,不要加我微信单独联系我。